今年的國慶中秋假期,博物館依然是出遊熱門目的地,全省很多博物館都人氣爆棚。
2.3萬、2.4萬、2.6萬……作為文博界頂流的河南博物院,通過延長開放時間、動態優化預約機制、錯峰觀展實現觀眾入館分流,優化觀眾參觀體驗等措施,吸引全國各地遊客紛至遝來,假期期間,每天參觀人數不斷創新高。10月1日至7日,河南博物院接待遊客達137659人次,同比增長46.8%,其中入館消費的遊客達46377人。
10月6日下午3時,記者在河南博物院內看到,各展廳內人流如織,賈湖骨笛、蓮鶴方壺、婦好鸮尊等國寶文物展櫃前,裏三層外三層圍滿了觀眾,院內的咖啡廳、甜品店等區域內也是人聲鼎沸。
接近下午4時,入口處的觀眾仍絡繹不絕。“假期,我們延長開放到晚上8時,原有正常開放的預約門票提前5天放票,延長開放時段門票在當天下午2時至4時隨機放票,有效分散人流、提升觀賞體驗,也讓更多散客搶到票。”河南博物院開放管理部工作人員王文博介紹。
從展廳出來,文創區是最熱鬧的地方。河南博物院文創産品多達2000多種,被稱為“最後一個展廳”。“現在觀眾追求有文化認同感的消費,10月1日至7日文創消費及古樂演出、講解、沉浸式體驗等收入超600萬元。”河南博物院文創部工作人員徐蕾説。
為了一個館奔赴一座城。“博物館熱”帶來的巨大流量,不僅引發館內各類文化消費熱潮、引領文旅消費升級,也成為拉動周邊消費、推動片區文商旅融合的新引擎,呈現出“一館熱”帶動區域“一片活”的經濟效應。
美團、攜程等平臺數據顯示,假期期間,文物遊、考古遊、博物館遊等特色品類熱度持續攀升。博物館成為遊客興趣錨點,同時也帶動了周邊3公里內的酒店、美食搜索量顯著上漲。
在河南博物院對面的一家酒店,前臺經理告訴記者,假期以來入住客人比平時大概增加了一倍,實現滿客,住宿天數都在1—2天,大部分客人都打算去河南博物院參觀,很多人也會到周邊的商超、動物園以及鄭州商城遺址等處逛逛。接近晚飯時間,旁邊的幾家飯店內都是人頭攢動。“這幾天的客人增加很明顯,聽口音就知道大部分都是外地人。”飯店一名工作人員説。
王文博介紹,根據往年的數據分析,河南博物院的人流量對於周邊1—3公里的商業都有明顯直接帶動作用,周邊也開設了很多主題奶茶店、咖啡館、麵包坊、餐館、書店等,讓遊客走出博物院也有更多去處。
唐三彩主題的眷茶店、烤古師麵包房、骨笛回聲小酒館……周邊新開的特色小店,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前來打卡。在王文博看來,“年輕人易於突破地域限制,喜歡探索城市文化、美食等,他們也為博物院周邊商業及旅遊注入強大動能”。
河南博物院副院長翟紅志説,隨著“博物館+”文旅融合新模式的不斷涌現,博物館不僅在“螺螄殼裏做道場”,而且從單一文化場所向區域經濟消費“引擎”轉變,通過輻射周邊商業、創意設計、聯動區域文旅資源、構建消費生態,形成獨特的“博物館經濟圈”,實現“一館熱”帶動“一片活”的綜合拉動效應,文化帶來的流量不斷轉化為區域發展的增量。(記者 溫小娟 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