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合作。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人民網鄭州11月3日電 (記者王玉興)智慧針灸機器人、針灸流派體驗、高端學術論壇、中醫藥文化夜市……10月31日至11月2日,2025“一帶一路”中醫針灸技術交流大會在鄭州舉行,全面展示了一枚銀針連接世界的魅力。
“針灸已經在196個國家和地區得到了傳播和應用,此次大會就邀請了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針灸專家分享研究成果。”鄭州市中醫院黨委書記、執行院長徐學功説。
以此次大會為契機,讓中醫文化更好“出海”,河南有了“航線圖”。
一是與俄羅斯醫療機構建立合作,推動針灸技術標準化與國際推廣;二是引進國外專家團隊,共同開展臨床研究與技術培訓;三是推動“岐黃針灸大模型”等數字産品走向國際,用科技賦能中醫傳播,讓中醫“走出去”更穩、更遠、更深入人心。

中醫推拿。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此次大會集結了多位針灸領域的專家學者,更有一批“數字專家”前來助陣。11月2日的開幕式上,“岐黃針灸”大模型發佈,這是人工智能在針灸領域的一大亮眼成果。
當AI遇上針灸,能碰撞出什麼成果?
據了解,大模型面向臨床實際需求,創新針灸認知推理技術,是集經絡、腧穴、刺法、灸法、治療等為一體的多維度臨床智慧體服務平臺,目前已經在河南的基層醫院開始推廣應用。
河南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説:“我們在‘AI+經方’領域深耕十年,將中醫‘望聞問切’的邏輯融入智慧機器人‘大腦’,讓機器人開藥方。”
數據賦能、智慧診療……此次大會見證了中醫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的耀眼光芒。
“現在有很多國家樂意接受針灸療法,有些國家甚至在進行針灸科學研究,起源於我國的針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春天。”河南省針灸協會會長路玫説。
“這是當歸、這是貝母……”10月31日傍晚,鄭州市二砂文化創意園廣場上,中醫專家正向市民科普中醫知識。

中藥識別。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要環節,中醫藥文化夜市將健康“密碼”融入夜晚的煙火氣裏,真正把中醫藥服務送到了市民身邊,讓中醫“接地氣”、更親民。
據悉,本次大會由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國針灸學會指導,鄭州市中醫院主辦,河南省針灸學會協辦,旨在推動中醫針灸技術的國際交流與融合發展,搭建一個高規格、多維度、惠民生的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