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主辦、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協辦的2024年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研修班(北方地區)在長春開班。來自12個省(區、市)的83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及非遺相關工作人員齊聚一堂,開啟為期5天的研修之旅。
開班儀式 供圖 吉林省文旅廳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副司長胡雁出席活動,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田雲鵬致辭。
田雲鵬在致辭仲介紹了吉林省在非遺保護方面的成果與經驗,強調非遺保護傳承的重要意義,鼓勵學員們珍惜此次研修機會,加強交流合作,提升傳承實踐能力,為非遺保護工作貢獻力量。他表示,吉林將全力做好研修班的服務保障工作,確保研修活動取得成功。
活動現場 供圖 吉林省文旅廳
本次研修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課程圍繞非遺保護政策理論、傳承人的權利與義務、非遺傳承創新、品牌推廣與網絡行銷等重點展開,通過專題講座、案例分享、現場教學、主題座談、學員沙龍等形式,幫助學員深入理解非遺保護理念,掌握傳承創新方法,拓寬傳播推廣渠道。
其中,胡雁解讀非遺重要政策法規,提升學員傳承非遺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吉林省烏力格爾傳承人包朝格柱、河南省汝瓷燒制技藝傳承人王君子等,分享了實踐經驗,為學員提供借鑒。
此外,研修班還將組織學員前往松原市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實地學習,開展吉林省傳統醫藥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義診活動。
此次研修班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搭建了高層次、專業化的學習交流平臺,促進區域間非遺傳承人的互動合作,對增強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推動非遺保護傳承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 王青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