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丹英社區:讓民族團結之花絢麗綻放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04 16:19:52

  一直以來,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作為邊疆民族地區社區建設的典範,書寫了諸多感人故事,涌現出大批先進典型,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的一面旗幟。7月1日,延邊州組織州直媒體、各縣(市)融媒體中心、駐延中央和省直媒體深入丹英社區,探尋其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背後的成功密碼,挖掘那些溫暖人心的民族團結故事。

延吉丹英社區:讓民族團結之花絢麗綻放_fororder_吉林丹英社區1

丹英社區民族團結故事宣傳墻

  走進丹英社區,200米長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築基路格外醒目,這裡融入各民族符號、元素和故事,被居民親切地稱為“民族團結路”,“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等標語時刻傳遞著團結的力量。據丹英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王淑清介紹,社區現有居民3018戶7897人,涵蓋漢族、朝鮮族、回族、滿族、藏族、瑤族、錫伯族、景頗族、蒙古族、土家族10個民族,少數民族佔比62%。每逢傳統節日,“鄰居節”“百家宴”等活動如期舉行,各族居民共享美食、共敘情誼,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悄然根植於心。

社區活動室內各族居民載歌載舞

  社區活動室內,悠揚的樂曲中,各族居民載歌載舞。社區自創的《中華民族一家親》被廣為傳唱,“快樂週末大舞臺”“社區合唱節” 等活動成為常態。居民徐明成説:“社區各族居民親如一家,生活在這裡特別幸福。”朝鮮族居民李愛順也感慨道:“遇到難題時,社區和居民總會全力相助,在這裡生活很有安全感。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社區成立的“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從1支隊伍發展到21支,1700余名成員連續6年參與主題活動,成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

“1365”工作法展示

  紅石榴之家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通過“我的國”“我的家”“我的社區”三個板塊,展現祖國發展與社區特色,“1365”工作法等亮點工作一目了然。社區聚焦“一老一小”,開展“代理親人”志願服務,讓軍警民情誼與鄰裡互助情不斷深化。依託“智慧黨建+基層治理+民族團結”模式,丹英社區借力延吉市“五級任職體系”,凝聚各方力量解決居民難題。“紅石榴”理論宣講團與多樣文體活動相結合,讓各族群眾在共居共學、共建共享中感受家的溫暖。

  十年來,丹英社區先後兩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稱號,斬獲“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200余項。在王淑清的帶領下,各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相擁,民族團結之花在邊疆社區綻放得更加絢麗。(文/圖 穆俊英 徐大東)

編輯:楊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