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全力以赴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9月10日,延河小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譚宏梅接受媒體採訪時説。
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延河小學校走出了自己的創新之路:堅持“播撒綠色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著重構建鑄魂育人、體育育人、科技育人三項特色育人工程,實現五育融合、家校社協同發展。
延河小學校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于立德樹人全過程,構建起獨具特色的“一場、一館、一站、兩路、三堂、一陣地”的校園文化育人體系,即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廣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學生志願者服務站、紅石榴路、向日葵路、實踐體驗課堂、語言文字大學堂、民族團結宣講堂和立德樹人陣地。學生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裏觸摸民族團結的歷史脈絡,在志願者服務站踐行奉獻精神,在實踐體驗堂裏動手製作民族工藝品……在這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可觸可感的實踐,民族團結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田悄然紮根。這一創新實踐榮獲國家德育優秀案例,為全國基礎教育提供了可複製的“延河方案”。
五育並舉,體育為基。延河小學校將體育作為人格塑造的重要基石,創新構建“六個一”特色體育育人體系:每日一節體育課,夯實運動基礎;每週一次體育興趣選修,尊重個性發展;每月一項體育賽事,錘鍊競爭與合作精神;每學期“校長杯”及體育運動會,營造全員參與的熱烈氛圍;每位教師帶領一支特色隊伍,發揮師資潛能;每個班級形成一個特色項目,增強集體凝聚力。多年深耕之下,學校體育事業結出纍纍碩果,相繼獲評全國足球特色校、全國冰雪特色校、吉林省田徑傳統校、吉林省短道速滑傳統校等稱號。體育已成為延河小學校一張閃亮的教育名片。
延河小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對科學興趣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早期發掘和系統培養,通過構建實驗探究、編程思維、無人機操控等特色課程體系,為孩子們打開科學探索之門。三年來,延河小學校累計在各類科技競賽中獲獎582人次,先後獲評全國創新名校、全國航空特色校等多項國家級榮譽,創新的種子在這片教育的沃土上破土而出。
2024年,延吉市在延邊州率先啟動集團化辦學模式,延河小學校成為延河小學教育集團總校,從此帶領集團成員校探索出了一條以資源共享促教育均衡的堅實路徑。截至目前,延河小學教育集團內部教師流動71人次,新任幹部跟崗研修38人,形成了“師資互通、研訓聯動、管理協同”的良好生態,如同一股流動的活水,有效激活並擴散了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從“優質校”到“卓越教育共同體”的昇華,為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在延邊州慶祝第41個教師節表彰大會上,延河小學校榮獲延邊州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這正是該校以特色育人實踐收穫沉甸甸育人成果的最好證明。(文 王昕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