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近日,由鎮江市委網信辦、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新媒體事業部發起的2020“網眼看鎮江、見‘鎮’跑起來”走進轄市區系列網絡主題傳播活動第四站在鎮江丹陽市舉行。國內近30家中央、省級網絡媒體及自媒體聚焦丹陽,通過實地考察、交流訪談等形式,以網媒的視野、網紅的視角、網友的視線,見證丹陽的全面小康生活。
“網眼看鎮江”活動參與人員合影 攝影 張鵬雲
丹陽開發區高樓社區當地年輕人在跟隨丹劇傳承人練習動作 攝影 陳小雨
高樓社區小禮堂裏,丹劇團為社區群眾演出《鴛鴦夢》 攝影 陳小雨
社區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最前線,直接面對和服務群眾,也是打通“最後一公里”的關鍵所在。丹陽開發區高樓社區築強“一座堡壘”,成立了16支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積極構築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新載體,搭建黨員“比、學、趕、幫、超”平臺,全面激發黨組織活力;織密 “一張網格”,按照聽民情、順民意、解民憂的要求,推行“七位一體”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促進治理創新;唱響 “一台大戲”,把成長于鄉土、奉獻于社區的普通老百姓、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請上“道德講堂”,用樸素的話語、身邊的小事、簡單的舉動帶動群眾自覺投身到鄉村文明活動中,社區還積極組織開展社區廣場舞、木蘭拳、籃球、乒乓球、文藝匯演等文化體育活動,全面提升社區居民的文化素質,引領文明新風。
航拍丹陽市訪仙鎮鸞集翔自然村 攝影 陳小雨
鸞集翔自然村位於丹陽市訪仙鎮東北部,有村民180戶、480多人,村民基本留守本村就業或創業,民風淳樸熱情、敦厚友善,至今村裏依然保留著春節貼對聯、舞獅子、四月初八吃烏飯等民俗。鸞集翔村以中央“三農”工作部署為綱領,以科技為支撐,以建設生態高值農業為重點,打造以花卉苗木為基礎,興一産、拓二産、優三産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境內的多彩苗木産業,包含花卉、苗木、草坪産業。經過土地流轉,鸞集翔自然村已有2000多畝的優質苗木基地,先後被評為江蘇省特色田園村莊、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一村一品一店”示範村等。
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 攝影 張鵬雲
在丹陽眼鏡行業有這樣一句話:“全世界每兩個人戴的眼鏡中,就有一個人的鏡片産自丹陽。”丹陽鏡架年産量1億多副,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鏡片年産量4億多副,約佔全國的75%、世界的40%左右。因此,丹陽被譽為“中國眼鏡之都”,是“中國百佳産業集群”。
近年來,丹陽市在産業轉型升級方面,堅持“産業強市”戰略不動搖,積極搶抓轉型升級發展機遇,逐步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眼鏡、木業、家紡等五大傳統特色産業,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材料、農機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等五大新興産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態勢,並涌現出魚躍醫療、恒神碳纖維、圖南合金等一批高端製造科技小巨人和高新技術企業,有力提升了丹陽製造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影響力。
“小康生活什麼樣?不用刻意找尋,洋溢在每個丹陽人臉上的燦爛笑容,給出了最好的答案。丹陽一直是鎮江發展實力的集中體現。”來自北京的記者不由得感嘆道。(文 陳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