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五年來,南通海門市以推動法治宣傳教育高品質發展為切入點,大力弘揚法治精神,著力構建法治文化,奮力推動法治實踐,在打造“幸福海門、法伴你我”品牌中努力畫好機制建設“同心圓”、群眾需求“向心圓”、線上線下“協同圓”,為高品質建設“強富美高”新海門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畫好機制建設“同心圓” 激發全民普法活力
“七五”普法以來,海門市堅持頂層設計,齊謀共為,積極構築“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善治”格局,區、鎮、村三級整體聯動,構建了組織全覆蓋、責任無縫隙、落實無空檔的教育網絡體系。
以“誰執法誰普法”為抓手,海門市出臺了《海門市行政執法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疏理出了33個行政執法機關,共涉及172部法律,劃分了普法“責任田”,實現普法責任“包乾到戶”。
此外,海門市海門區司法局組織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普法講師團、大學生等普法志願者隊伍,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貼近民生熱點和百姓生活,先後開展法治宣傳和法律知識講座2000余場次,有力推動了基層法治宣傳活動。
畫好群眾需求“向心圓” 打造全民普法陣地
總投資500萬元的海門區法治宣傳教育中心,以“美好生活、法伴一生”為主題,以群眾普遍接觸到的法律為線索,設置序廳、法治普及區、教育體驗區、臨展區和尾廳五大展區。開放至今,海門區法治宣傳教育中心累計接待省內外96批次8000多人次參觀學習。
海門區普法辦精心打造的海門法治文化廣場,將法律常識、法治故事、法治人物、法治格言等法律知識,以石刻、雕塑、漫畫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讓廣大居民在休閒娛樂的同時感受到濃郁的法治文化氣息。
常樂鎮是清末狀元、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的誕生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海門區司法局以張謇故里特色小鎮建設為契機,借勢借力鑲嵌法治因子,傾力打造一流的法治文化特色小鎮。
此外,海門疊石橋國際家紡産業園區結合園區家紡特色,以“衣食住行”為主題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廣場,讓群眾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畫好線上線下“協同圓” 建強全民普法平臺
為更好地服務廣大群眾,海門區司法局積極打造普法宣傳新載體,主動適應“互聯網+”新時代發展潮流,做到電視有影,電臺有聲,網上有形,手機有微博、微信、普法短信,戶外有普法廣告,打在全方位、立體化普法宣傳新平臺。
海門區司法局探索運用“雲直播”方式擴大普法受眾面,邀請了區律師協會副會長、江蘇海萌律師事務所主任蔡黃平在“海門遠教”平臺雲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累計觀看近2萬人次。
線下,海門區司法局通過舉辦法治文化節、法治海門書畫攝影作品大賽,不斷營造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海門區司法局、民政局、文廣旅局、婦聯、科協每年編排法治類節目下鄉巡迴演出500余場次,積極運用海門山歌、越劇、法治小品等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將文藝演出與法治宣傳充分融合一體,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群眾的法治文化生活,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法治參與度和滿意度。(文 朱遠明 海法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