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漣水縣司法局緊扣“四感提升”目標 優化縣域法治環境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2-23 15:51:58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近期,淮安市漣水縣司法局以“夯基礎、優治理、保穩定、穩服務”為抓手,不斷推進群眾滿意感、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四感”提升,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一是緊扣“滿意感”提升,深化法治統籌工作體系,推動法治實踐。漣水縣司法局創新“三調聯動”工作機制,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結合,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大調解工作新格局;成立行政復議諮詢委員會,設立縣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探索“行政復議+行政調解”工作制度;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多措並舉完善落實合法性審查工作,提升合法性審查工作質效,為政府行政決策把好法律關,當好參謀助手。2020年,漣水縣司法局行政復議中調解和解86件,審查各類縣政府文件、決策、行政合同82份;提出合法性審查意見、建議174條。

  二是緊扣“獲得感”提升,深化基層依法治理體系,推動普法實踐。漣水縣司法局加強線上線下法治陣地建設,開設“普法雲課堂”專欄現“聲”説法,並以微信平臺為載體,探索“每日微普法”“普法小劇場”等;建成“憲法”法治廣場,並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流動式送法進村(社區)、進校園等,並通過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講師團、開展憲法宣誓、法治徵文等深化重點普法。2020年,漣水縣司法局累計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30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品等5萬餘份;推送各類微信350余次;累計培育“法律明白人”962人,評選“學法中心戶”962戶。

  三是緊扣“安全感”提升,深化特殊人群管控體系,推動維穩實踐。漣水縣司法局強化社區矯正對象動態管控,並積極構建社會組織、專職社工、城鄉社區“三社聯動”的社會化幫教機制,以心理講座、心理輔導等心理矯治舉措增強“治本安全”;建立完善督導考核機制,成立多部門聯合的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督導組,不定期地進行專項督導,並加督導結合納入考核,確保各項措施和要求落到實處。2020年,漣水縣司法局累計開展社區矯正信息化核查250次;警告45次、訓誡20次;提請撤銷緩刑1人;進行心理輔導260余人次。

  四是緊扣“幸福感”提升,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推動便民實踐。漣水縣司法局積極推進“法律直通車”活動,打造“法律超市”,成立園區法律服務站,並持續深化法律援助“私人定制”、法律“專家門診”等服務;創新製作産品實現“適銷對路”,加強公共法律服務産品分層分類研發,堅持創新謀劃、創新驅動、創新攻堅的同時,以民心檢驗創新,問計問需於民,搭平臺、設載體,使公共法律服務發揮應有之效,為社會提供更多“適銷對路”的公共法律服務産品,用溫度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2020年,漣水縣司法局累計走訪企業100余次;開展法律體檢100余次,向企業提出意見100余條;辦理法律援助1285件,解答諮詢1700余人次,挽回經濟損失或取得賠償800余萬元。(文 胡雅潔 于永潔)

編輯:羅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