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將銘記2020年。
回望這一年,江蘇省人民進行了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個戰場,都交上了一份彰顯“江蘇力量”、體現“江蘇效率”、展現“江蘇擔當”的優異答卷——
作為常住人口超8000萬、流動人口超2000萬的人口大省,江蘇省是全國確診病例200人以上的省區市中,唯一保持新冠肺炎患者“零病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省份;
作為經濟總量超10萬億元、市場主體超過1100萬的經濟大省,率先復工復産、加快轉型升級,很好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在省委的直接領導下,全省上下勠力同心、銳意進取、苦幹實幹的結果。如今的江蘇,街道上車水馬龍,工廠裏機器轟鳴,校園裏書聲琅琅,餐館夜市熙熙攘攘,景點景區人流如織,這些熟悉的人間“煙火氣”,成為江蘇“疫去春來”的生動注腳。
迎戰:一個經濟大省的“硬核”戰力
從2020年1月22日確診首個病例,江蘇省用28天時間實現本土確診病例“零新增”,再用25天時間實現本地確診病例全部治愈“清零”,在全國較早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率,實現“零病亡”……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疫”中,作為抗擊疫情重要戰場、重要陣地的江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可知可控、精準防控,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打了一場漂亮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科學把握疫情傳播規律,江蘇省第一時間實行省際交通管控,率先建立大數據研判專班,高效開展重點地區重點人員動態信息分析,盡最大可能切斷疫情傳播渠道。
科學把握醫療救治規律,江蘇省按照“四集中”原則統籌醫療資源,對確診病例實行“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小組”,有效防止輕症轉重症、重症轉病亡,631例本土確診病例全部治愈出院,還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肺移植手術,創造了救治奇跡。
科學把握疫情防控規律,江蘇省創新打出“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防疫戰法,堅持可知可控、精準防控,以“防得住”保障“放得開”。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大考面前,每一個江蘇兒女都在行動——
32萬醫衛人員奮戰抗疫第一線,從10個月的嬰兒到97歲的老人,沒有遺漏一名感染者,沒有放棄一名病患;
30萬網格員在大數據的精準導航下,用一雙雙鐵腳板,織密城鄉12萬張“網格”,築牢戰“疫”的銅墻鐵壁;
關鍵時期,交通運輸和公安部門平均每天超過4萬人奮戰在全省1400多個疫情查控點,夙夜值守、風雨無阻;
廣大社區工作人員、公安民警輔警、基層幹部和志願者不分白天黑夜,不顧寒風冷雨,駐守城鄉各地,奔忙防控一線;
主動取消探親訪友,出門戴口罩,過一個不聚集、雲祝福的春節,成為城鄉居民的自覺行動……
這,就是在抗擊疫情鬥爭中不斷匯聚的江蘇力量。
眼下,面對依然嚴峻的防控形勢,為生命構築的防線仍在不斷鞏固延伸。自2020年入冬以來,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吳政隆多次就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反復叮囑各地各級,要把“可知可控、精準防控”各項舉措落實落細到位。臨近春節,婁勤儉還專程到淮安,深入農村、社區、企業檢查指導基層疫情防控工作。
守護:生命至上大愛無疆
同舟共“冀”,共克“石”堅。歷經兩周的抗疫戰鬥後,2021年2月2日,江蘇援冀重症醫療隊32名隊員圓滿完成抗疫任務凱旋。援助河北期間,江蘇援冀重症醫療隊取得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醫療過程“零差錯”的驕人成績。
“國家有難,江蘇兒女總是衝鋒在前!”疫情發生以來,我省既守好自己的“責任田”,又堅持全國“一盤棋”,助力打贏湖北保衛戰,全力支持北京、上海,支援東北、新疆,協同長三角疫情防控,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
關鍵時刻,最精銳的力量向風暴之眼馳援。武漢告急、湖北告急之際,江蘇緊急派出包括2800多名醫護人員在內的3100多人馳援湖北,全力支持打贏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
他們“用自己的命守護患者的命”,80多天裏累計收治患者5500多人,其中重症危重症1400多人,完成最大可能的治愈率,實現“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中央指導組醫療救治組高度肯定江蘇,是“支援人數最多、參戰最早、最不講條件、做得最好的省份”。
非常時期,最優質的資源向決戰之地匯聚。江蘇馬力全開,重點行業企業與時間賽跑,加班加點、增産擴産轉産,為戰“疫”一線持續供應“彈藥糧草”。
疫情發生後的短時間內,全省口罩産量從每天200多萬隻增至2300多萬隻,醫用防護服産量從每天不足1萬套增至近12萬套;在疫情最緊急時刻,江蘇省向國家調出醫療物資2327萬件,支援湖北294萬件,支持對口援建、幫扶省份、幫扶地區240萬件,在抗疫大局中展現江蘇擔當、作出江蘇貢獻。
抗疫無國界,患難見真情。江蘇沒有忘記曾經伸出援手的國際友城、國際友人,在他們遭遇困難時加倍予以回贈。江蘇省先後派出30多名專家赴委內瑞拉、巴基斯坦等國指導抗疫,承辦24場國際抗疫交流會,及時分享抗疫經驗,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充分展現江蘇人的胸懷和境界。
加速:“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取得重大成果
在疫情得到有力有效控制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江蘇省踩足復工復産“大油門”、按下經濟恢復“快進鍵”,先後出臺“蘇政50條”、“惠企22條”、穩外貿外資等政策措施,全省減稅降費達2520億元,金融機構向企業讓利1500億元,經濟社會迅速恢復正常,“六穩”“六保”任務有效落實。
數據顯示,從一季度下降5%、上半年增長0.9%,回升至前三季度增長2.5%,再到全年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元,2020年全省經濟走勢畫出漂亮的“V”型反轉,展現出經濟大省的強勁韌性,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率先恢復正增長。
經濟發展勢頭不減,民生福祉標準不降。2020年,“軌道上的江蘇”實現重大突破,滬蘇通、連淮揚鎮、鹽通、連徐四條高鐵相繼開通,“重化圍江”加速破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安全生産打了翻身仗,熱情的網友把“蘇大強”多次推上熱搜。
努力為全國發展大局多挑擔子,江蘇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破浪前行。
發力國內大循環,從“夜經濟”啟動到消費券發放,從市場準入便利化到推動出口轉內銷,消費市場加速“回血”,市場主體“快生多生”。剛剛過去的春節,就地過年催生出旺盛消費潛力,折射出江蘇經濟復蘇的強勁勢頭和消費市場的澎湃活力。
外資外貿數據同樣讓人振奮:2020年實際使用外資283.8億美元、居全國首位,同比增長8.6%;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2.6%,各方面“看好江蘇”的共識更為廣泛。
經歷了狂風驟雨、蹚過了激流險灘,江蘇對於奮進“十四五”、開啟新征程有了更足的信心和更強的底氣。把已經取得的成就當作事業新的起跑線,在“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前行道路上,江蘇仍將風雨兼程、步履鏗鏘,努力在新征程上實現新發展、奪取新勝利。(新華日報 記者 顧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