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連日來,江蘇省政法系統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實打實為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以真誠付出換來群眾的真誠點讚。
想群眾所想——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4月12日,在宜興市官林司法所遠程視頻會見室,郭某通過大螢幕見到了在徐州市監獄服刑的丈夫。郭某的丈夫通過遠程視頻幫教系統見到了久未謀面的妻子,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為民辦實事不是一句空話,是江蘇省政法幹警日常工作的一點一滴。
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雖然監獄、戒毒所等監管場所有序恢復了現場會見,但有的人路途遙遠,現場會見需提供近期核酸檢測證明等資料,無形中增加了會見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江蘇省司法行政系統在加大視頻會見場所硬體保障的同時,強化便民措施,協助改善會見場所氛圍佈置,增加飲水機、眼鏡、雨傘、充電器等便民物品,讓群眾感受到司法溫暖、政府關懷。同時,江蘇省司法行政系統逐步擴大遠程視頻會見幫教的覆蓋面,服刑人員通過遠程視頻會見與親屬加強了溝通,感受到了親人的關心和溫暖,既從根本上穩定了思想情緒,又增強了改造信心,有利於提升服刑人員改造品質,較好地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憂群眾所憂——民有所求,我有所為
“發現電動車,嚴禁電動車上樓,請將電動車推出電梯。”日前,南京市建鄴區沙洲街道金穗花園小區電梯內,當平安志願者推著電動車進入電梯示範時,伴隨著語音提示,電梯立即停止運行。
“小區電動車保有量近萬台,為防止電動車上樓充電造成安全事故,小區電梯先後加裝電動車監測識別預警系統。”社區網格員介紹,系統實時對攝像頭采集的視頻圖像進行分析,一旦發現電動車“入侵”,第一時間發出警示信息,識別率高達95%。
讓保障房小區更智慧、更安全,源於建鄴區政法系統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鄴區委政法委深刻認識到,政法工作做得好不好,歸根結底看人民群眾是否有獲得感。對標人民群眾對平安的新期待,建鄴區又制定了《2021年平安建鄴建設護民十項舉措》。
急群眾所急——民有所盼,我有所辦
一個多月前,無錫市惠山區檢察官們走訪學校,在校門口“接娃家長會”上聽到了不少關於道路擁堵、交通秩序混亂的“吐槽”。
惠山區檢察院與相關職能部門展開會商,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文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提出道路設施優化的具體措施,很快,職能部門就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整改落實。
淮安市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十百千活動”,成功化解了涉法、涉訴重復信訪積案31件,為35家列統企業開展“啄木鳥”式法律體檢,制定出臺“法潤淮商”23條意見,辦結利益訴求類問題52個、法律服務類問題78個、體制機制類問題5個。
帶去“及時雨”,奉上“解憂茶”。江蘇省廣大政法幹警紮根一線、深入群眾,跨過泥地溝坎、踏入田間地頭、走進村舍院落,和群眾同坐“長板凳”把事情説清,揣上“小本子”把問題理順,找到“金鑰匙”把疙瘩解開,民意民情“近在咫尺”,黨心民心貼得更緊。(文 王志高 朱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