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我們的紅香芋,對溫度、水分、光照、土壤要求是非常高的,終霜之後,我們這些農戶沒日沒夜地忙,就是為了你們手裏這‘紅傢夥’,別看它們看起來好像跟普通芋頭沒大差別,但吃到嘴裏,香膩粉糯、口感潤滑得很。”家住常州金壇區直溪鎮建昌村的薛女士激動地將身後的紅香芋分至由金壇區司法局領導帶頭,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員及部分駐村律師們隨行人員的手中。
金壇建昌紅香芋口味獨特,營養價值高,先後獲得了1998年、2001年常州市名優特新農副業産品,2002年被認定為江蘇省無公害産品。
這位薛女士是金壇區司法局工作人員的老朋友了,她回憶起2020年9月份村裏的土地糾紛案臉紅著搖頭:“要不是你們這些法律人的耐心調解,事情可能還沒解決,也不會有這麼大産量的紅香芋。”
薛女士口中的事情,正是當時村裏農戶們的幾十畝土地被號召“入股”,村民們鬧得不可開交,只得靠金壇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和網格員們走進田間介入調解的事。
“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辛辛苦苦播種、澆灌、除蟲結下的果實,我不懂什麼政策,也不想當什麼‘股民’‘老闆’,我們家一直給城裏的飯店供貨,自己種自己賣,夠吃夠用。”當時接受調解的幾個農民中,薛女士情緒最為抵觸。
近年來,金壇區各鄉鎮根據國家、省、市關於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基本實現農民股份制合作社覆蓋,通過採用“六統一”,使農民從原來農業生産的“單打獨鬥”提升到現在的“抱團取暖”,發揮了規模經營的品質優勢和效益優勢。合作社成立以來,成員初步嘗到了入社帶來的“甜頭”。在股份制合作社良好效益的吸引下,原來觀望和猶豫不決的農民紛紛加入了合作社,但仍有一部分農民,因為教育程度、文化水準、法律意識等能力缺失的原因下,拒絕這一利民利國舉措的實施,為此,網格員們當即詢問存在問題,聯繫駐村律師,為村民提供法律諮詢,拓寬渠道,結對幫扶,旨在打通“三變”最後“一公里”。
合作社裏,薛女士邊回憶跟駐村律師打的那段“交道”,邊樂呵呵地説道:“我們這些農民,文化水準不高,多虧了他們幫忙,才解決了實際問題。”
其實,不僅律師與農戶們之間結成了幫扶“轉變”的對子。金壇區司法局領導班子和各鄉鎮書記、合作社社長之間也結成了對子,他們表示,今後,由領導班子帶頭,分別走進基層大講堂,為鄉鎮(街道)黨政領導、機關幹部開設農村土地問題專題的講座會定期舉行,闡述“三變”的時代價值,由“頂端”入手,作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講解,在此之前,像這樣的“局長課堂”已分別走進金壇區直溪鎮、朱林鎮等地,開展過法律宣講12場,受惠農民120余人。(文 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