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近年來,蘇州張家港市持續推進法治鄉村建設,涌現出“一核四元”“三團議事”“家庭律師”等一批創新舉措、典型經驗,走出一條具有張家港特色的法治鄉村建設之路,描畫出村民和善、家庭和美、鄰裡和睦、鄉風和諧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一是目標引領,構築法治鄉村建設“三項保障”。張家港市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為突破口,延伸基層法治型黨組織觸角,奠定法治鄉村建設的組織保障;制定法治鄉村建設實施意見,同時將法治鄉村建設納入績效考核,構建黨委領導、政府實施、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機制保障。
二是普法引導,營造法治鄉村建設濃厚氛圍。張家港市依託多種資源,推廣“一村一景”,全市264個行政村(社區)建成各類主題法治文化陣地160余個,以“學法中心戶”帶動設立一批“農家法治文化工作室”,挖掘民間人才創作30余部膾炙人口的法治快板、河陽山歌、三句半等鄉音作品,全面提升村居民法治意識。
三是惠民引航,用好法治鄉村建設服務載體。張家港市探索“公共法律服務進網格一村一特色、一社區一品牌”創建活動,推出一批“法潤民生”困難家庭法律援助項目、“普法新廟會”項目、“祥瑞鼎盛”網格調解賦能計劃等實踐典範,有效提供精準高效個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務;引入“無人律所”“自助服務一體機”“智慧機器人”,運用“蘇解紛”化解鄉村社會矛盾,完善低保戶法律援助制度。
四是示範引路,激活法治鄉村建設創建細胞。張家港市完善落實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動態管理機制,打造“船塢議事坊”“民生茶館”等議事平臺,強化公共法律服務站、非訴訟服務站、調解工作室等實體建設,完善“道德模範”“身邊好人”關愛幫扶和禮遇機制,深化鄉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同時,張家港市加強考核評估,將“無訟村居(社區)”創建、班子廉潔守法等納入法治鄉村建設重要內容,結合第三方測評、日常管理、集中考核,推動實現基層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文 萬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