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及時處理醫療廢物 打好疫情背後的另一場“硬仗”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2-23 17:33:47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韓小強 通訊員 胡康俐):本輪蘇州疫情發生以來,蘇州高新區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使用量不斷攀升,疫情期間,産生的大量醫療廢物是否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安全、妥善的處置,嚴防二次污染,關係著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是否穩固。

  在大眾看不見的地方,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與時間賽跑的“大白”,不是挨家挨戶排查的“鐵腳板”,但卻甘願冒著巨大的風險,平均每天只睡三個小時,默默工作在防疫一線,守牢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安全門”。

  2月20日18時,高新區第三輪區域核酸檢測還未結束,高新區生態環境執法局的轉運員顧順灝帶上口罩、手套,穿上防護服和隔離衣,等待著社區歸集點轉運車輛的到來。

及時處理醫療廢物 打好疫情背後的另一場“硬仗”_fororder_圖片10

轉運醫療廢物 攝影 胡康俐

  2月20日19時35分,來自學府社區的醫療廢物轉運車輛緩緩駛入了位於獅山橫塘街道金屋裝飾廣場的集中點,這意味著當天的轉運工作開始了。在仔細檢查所有的週轉箱是否完好,並做好收集、稱重、登記、盤點、消殺等一系列規範流程後,顧順灝和同事們把具有高污染性的醫療廢物搬上了前往高新區環保服務中心的醫療廢物轉運車。

  在轉運現場,一包醫療廢物輕則五六斤,重則二十余斤,由於醫療廢物大多打包成球狀,在醫療廢物轉運車上難以放置固定,轉運員們只能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廢物袋,阻止廢物袋掉落,但這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工作進度。

  2月21日淩晨2時14分,最後一輛由金色社區開來的醫療廢物轉運車輛來到了集中點,在完成相應的裝卸、消殺等常規工作之後,點位的工作人員們終於可以稍作休息,但是為了確保不遺漏一個點位,他們又在寒風中堅持了一個小時。

  高新區共有800余個核酸檢測採樣點,根據防疫要求需要做到醫療廢物“日産日清”。而除了承擔日常的轉運工作之外,轉運員還要到採樣點檢查醫療廢物收集處理是否規範,長時間工作對他們而言已是家常便飯。

  本輪疫情發生後,截至目前,高新區生態環境執法局共計出動人員66人次,合計清運醫療廢物49車、9221袋,重32.855噸,確保了24小時內完成醫療廢物的收集、轉運、處置工作,展現了全領域監管,呈現了全方位參與,實現了全過程安全。

編輯:陳莉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