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頒布實施一週年以來,南通市海門區多角度入手,齊抓共管,推動全社會共學保護法、共抓大保護、共護母親河。
週密部署落實責任,構建立體式普法責任體系。海門區準確把握《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立法的特點和“長江特色”,各部門制定、完善長江大保護普法責任清單,抓好法律宣傳普及,統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規範協作制度,強化各項考核評價和監督,壓緊壓實各級責任,健全部門執法協作長效機制,以系統思維全面落實長江保護的各項法定職責,開啟協同法治的新序幕。
普法執法聯動,打造“抱團式”保護長江生態共同體。海門區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普法執法雙聯動;不斷推動建立執法協作聯動機制,健全完善執法信息共享、聯席會商研判、案件移送等制度,採取有效措施,完善對源頭的管控,提升執法合力,推動長江禁捕工作;將普法融入執法全過程,在執法的過程中精準普法,讓群眾更好地理解法律規定,在法治實踐中感受法治精神。
線上線下互動,構築“全方位”長江保護法宣傳渠道。海門區線上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平臺,推送長江禁漁期和長江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組織法官、檢察官、公安民警、法律顧問等人員開設長江大保護課堂,圍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進行不同角度的法治培訓;線下利用聯合執法行動以及送法入戶的契機,以案釋法講清長江禁漁、保護長江的重大意義,告知非法捕撈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設多樣化長江保護普法陣地。海門區緊扣長江保護法精神內涵,全力推進長江法治文化帶建設;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融入法治元素,打造海門東布洲長灘公園、青龍港生態綠地、生態修復公益林、府南綠廊、節水教育基地等一系列具有法治元素的沿江生態陣地;為沿江法治文化陣地注入新動能,不斷打造海門法治宣傳新高地。(文 王鋒 顧苑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