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鎮江推動産業、創新、人才相互促進 “雙創福地”的新路超越
位於鎮江高新區的高端裝備科技産業園項目日前全面開工,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致力於打造科技型、服務型園區。集聚多方資源,鎮江全力打造創新驅動“主引擎”。“加快G312創新走廊、科教創新區等平臺載體建設,以科技創新發展擦亮‘創新創業福地’城市名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推動新路超越;全力集聚‘第一資源’,推動産業、創新、人才三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説。2022年上半年,鎮江新增高企培育庫企業223家、“國字號”科技孵化載體4家,省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立項數列全省第四。
合力“闖”關,“雙創”群體活力迸發
2022年6月,江蘇力凡膠囊有限公司通過丹徒區科技局的溝通對接,與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簽訂聯合創新中心共建協議,雙方將開展為期3年的合作。
鎮江連續多年開展“高校院所走進鎮江産學研合作大會”,積極探索“揭榜挂帥”新機制,多措並舉集聚創新資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上半年,共向企業發佈科技成果686項,推動達成産學研合作119項、合作金額超1億元。
“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拓展科技資源雲平臺服務功能,加強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幫助企業降低科研成本,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鎮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徐曙海説,該市現建有企業院士工作站5家,與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共建企業聯合創新中心21家,擁有國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0家。
“我們企業選擇入駐帷幄創客空間,除了政策優惠,還考慮到企業主要從事電氣安裝服務,與帷幄創客空間主打方向契合。”鎮江市玖盈智慧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田一鳴説。
作為2021年度國家備案眾創空間,揚中市三茅街道帷幄創客空間重點孵化新能源、新材料、電力電氣等高新技術領域創業創新項目,累計入駐創業團隊、初創企業41個(家),成功孵化産業項目30余項,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15家,吸引16名高層次人才。
打造全鏈條“雙創”孵化體系,鎮江每年安排近千萬元科技經費支持科技孵化載體提質增效,目前共有省級以上孵化器34家、其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5家,省級以上眾創空間36家、其中國家級7家。
競逐藍海,“數字增量”激活轉型
7月22日,位於京口區的華為(鎮江)數字聯合創新中心啟動運營,首批8家創新型企業簽約入駐,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鎮江4家重點企業以及市工信局、人社局、大數據管理局簽訂數字經濟合作協議。根據規劃,該中心將年賦能企業30家以上,年培育數字經濟專業人才超500人。
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鎮江著力提升産業鏈韌性和現代化水準。“突出數字經濟發展打造科技新特色,通過數字經濟加快鎮江産業結構優化升級。”鎮江市政府黨組成員黃萬榮説。鎮江聚焦“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雙向發力,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紮實推進“智改數轉”十項行動,推動傳統産業全鏈條數字化轉型,讓企業“上雲、用數、賦智”。2022年上半年,全市數字經濟産業集群應稅銷售280億元、同比增長10.2%,新上“智改數轉”項目569個。
走進位於鎮江新區新能源産業園的中節能太陽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新華日報》記者發現整個品質檢測工段沒有一名工人。“以前企業一天生産近70萬片電池片,需要幾十名質檢工人;現在應用‘5G+AI機器視覺’,實現了全流程人工智能質檢。”中節能信息部部長李寧介紹,企業從2019年開始基於“5G+工業互聯網”的探索與應用,在諸多環節為數字化轉型探明方向,同時在倉儲和物料配送精準控制等領域實現了創新突破,讓數據成為生産力。
“鏈”聯動,科技人才一線賦能
2022年6月,在省科技副總、江蘇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成型系主任石鳳健推動下,句容市閩星軋輥有限公司與其所在學院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共同揭牌成立高性能軋輥研發中心和軋輥材料聯合實驗室。“石鳳健博士加盟企業後,助力研製開發金屬複合軋輥,大大提高了軋鋼生産率、降低了輥耗。”公司董事長柯岑林説。
鎮江圍繞打造“長三角産才城教融合發展福地”目標,以人才鏈的“強”,激發創新鏈的“活”,托舉産業鏈的“優”。“推動高校院所專家教授到企業兼任科技副總,充分發揮科技鎮長團及其背後的高校院所資源優勢。”鎮江市科技局局長肖敬東介紹,開展“十百千”科技服務行動,讓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到企業落地轉化。2022年上半年,鎮江引進大專及以上人才超2萬人,2022年省科技副總入選人數達89人、同比增長8.5%。
“我們2022年首次進行的30畝新品種植已獲成功,並實現了機械采收。”在丹陽市珥陵鎮中仙村的碧雲天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公司負責人李波指著紫、黃、紅色馬鈴薯高興地説,這是科技鎮長團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引進試種的玫瑰系列彩色馬鈴薯新品種,平均畝産可達兩三千斤。
自丹陽市第十四批科技鎮長團組建以來,全體成員努力集聚創新資源,架好“連心橋”、化身“助推器”,牽線高校院所與當地企業達成合作50余項、引進農作物新品種20余個,團隊總績效位居全省第一名。(新華日報記者 晏培娟 錢飛 薛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