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順應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近年來,淮安市漣水縣漣城街道在不斷強化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織密“精網微格”,全面消除管理盲區,提高社會治理精準度,探索出富有成效的“微治理”模式。
一體化運作,“微網格” 釋放“大能量”
為積極投身縣域社會治理示範縣創建工作,漣城街道率先推行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將全街道259個網格劃分成1172個微網格,由1172名網格志願者、樓棟長、物業人員和“五老”分別擔任微網格聯絡員,負責協調處理網格內居民的大事小情;同時,134個成建制小區全部設立了“網格睦鄰驛站”,為居民打造閉環式服務平臺。
“應該説前期網格化工作已經很精細了,但面對異常艱巨的社會治理任務,仍然需要多元的力量廣泛參與。”漣城街道黨工委政法委員胡智萬説。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漣城街道創新提出“微治理”理念,把“大網格”細化為若干個“小網格”,放大網格員熟悉網格內情況的優勢,搭建以網格員為紐帶、微網格聯絡員為主體的網格防控機制,有效破解了防控力量不足的難題。
數據是枯燥的,但卻能反映出“微網格”的力量。2022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漣城街道迅速織密“街道——村(居)——網格——微網格”四級防控網,以小區樓棟、村組、商鋪為基本單元,引導網格員、微網格聯絡員、志願者、老黨員、熱心居民等2600余人參與群防群控、聯防聯治,落實對出入車輛、人員進行測溫、驗碼、查行程、督促戴口罩等管控措施,守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僅以東門社區為例,40多個巷道口、幾千商戶、3條商業街、4個專業市場、十幾輪核酸檢測、19個防控點位、21個居家隔離戶,東門社區黨總支書記顧金鳳感嘆,要管好這個“家”,光靠社區幹部肯定不行,“幸虧有網格員、志願者和老黨員來幫忙。”
多元化服務,“微網格”助推“大民生”
漣城街道注重從“細微處”解決“微不足道”事。社會治理涉及面廣,大到疫情防控、文明創建、服務群眾,小到張長李短、雞毛蒜皮。提升社會治理水準,就是要瞄準群眾關心的“不起眼”的小事精準發力。從細微處入手,用點滴事暖心。
近期,渠北路社區居民微信群裏就開始活躍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源源不斷拋出好多問題,等待著網格員解答。網格員陳星燁耐著性子,對群眾提出的問題逐一回應。
漣城街道堅持數據賦能,不斷完善“大數據+網格化”治理機制,創新開發“美好漣城”APP,“美好漣城”微信小程式,“美好漣城”系統高度集成,指揮調度方便。其中集勸導、宣傳為一體的“空中喊話”系統,操作人員通過後臺麥克風及前端喇叭系統,實時對城區內所有不文明行為進行廣播喊話予以勸導糾正。同時“美好漣城”APP還與市“12345”熱線平臺無縫對接,實現了平臺工單的智慧化交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精網微格”疏通了基層社會治理難點、堵點,改善了基層社會的“微循環”,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全省群眾安全感測評中,漣城群眾對網格巡查服務工作知曉率、滿意率等都位居前列。
全科化構建,“微網格”發揮“大功能”
漣城街道的“網格+”讓群眾安全感“疊加”。在漣城街道黨工委書記謝正亞看來,“微治理”的關鍵就是要“春風化雨”,根本就是要“一枝一葉總關情”。
社會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矛盾化解也不會一勞永逸,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漣城街道加強“網格+”體系建設,建成了“黨建+網格”“網格+警格”“網格+綜合執法”“網格+多元化解”“網格+訴源治理”等多元網格工作站,在疫情防控、治安聯防、反詐騙、文明創建、糾紛化解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文 季瑋 劉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