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水澤姑蘇融萬象 精彩演繹新篇章——寫在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開幕之際
石湖五堤
先蠶祠
虎丘塔
滸墅關
寶帶橋
吳門望亭
橫塘驛站
平江古巷
水陸盤門
平望·四河匯集
金秋時節,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蘇州拉開序幕。2022年,大會仍以“融合、創新、共享”為主題,在秉承前三屆的目標定位和有效做法上,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注入更多的創新活力。
作為大運河城市景觀遺産的典型範例、京杭大運河沿線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蘇州再次成為運博會的“形象代言人”。青碧水上行,畫舫船中坐。石牌橋下縱橫蜿蜒的古運河,如一條霧氣氤氳的水墨絲帶串起了蘇州的水鄉景致。水,無聲穿行于蘇州城中,不僅帶來了繁榮與機遇,還銘刻著與之相關的文化印記和天賦秉性,蘇州與運河早已是同生共長、緊密交融的關係。今日蘇州,在大運河文化帶、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糅進了江南名城的萬種風情,蘊蓄著創新發展的無可限量,更矢志在這幅壯闊波瀾的大運河畫卷上,勾勒出最精彩的水韻妙筆。
重塑水韻姑蘇新畫卷
“商賈輻輳,百貨駢闐”是歷史畫卷中的繁華姑蘇,“吳門才子天下墨,歲月靜好枕河生”是文學建構下的江南想像,“上善若水”與“百舸爭流”,內化了蘇州人的溫潤性格與爭先意識。枕水而居的蘇州人,了解水的習性,經年累月,便習得了如水般包容萬物的性情。心之所向,一葦以航。要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的“精彩蘇州段”,不只面上的功夫,還要往深處走,沉浸濃郁,含英咀華,通盤考慮運河的可持續發展性,逐步探索出一條文化旅遊、生態保護、遺産傳承相融合的發展之路。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蘇州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立市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與此同時,強化考核評價,將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任務納入縣區高品質發展考核個性指標體系。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傳承和保護運河遺産。吳江運河古縴道是大運河蘇州段唯一保存的古堤岸工程設施,向遠處眺望,古道上斑駁的青石還若隱若現,在那個只能依靠水路運輸的時代,修築一條堅固的縴道,何其艱難。據吳江地方誌等史料記載,運河縴道始建於唐,遭洪水多次侵襲,土堤屢築屢毀,北宋時增石修築,元代以巨石加固,到明清兩代還曾多次修葺……這條經過歷朝歷代維護修繕的古縴道,到如今只剩吳江一段保存了下來。為了保護好彌足珍貴的運河遺産,蘇州依託運河古縴道公園生態基底,實施景觀環境提升工程,從夜景亮化、風貌協調、文化氛圍、配套設施等角度進行多維綜合提升。以古縴道沿岸及兩個主次入口為重點範圍的改造工程,面積達62575平方米,總投資2000萬元。目前,運河古縴道景觀環境提升工程也已順利完成。如今,古縴道宛若一條玉帶,在古運河畔熠熠生輝。
作為運河文化與江南文化的融合者,蘇州要讓曾經抽象的“江南想像”,變得生動又具體。除了關注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讓運河之水從源頭處活潑起來,還要積極推動運河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精雕細琢,融情于景。
古時,多少文人墨客,由運河行至蘇州,共赴雅集。今朝,“運河十景”一行,將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點與蘇式美學有機串聯了起來,縱貫蘇州全城,巧借運河之水,立體呈現“最是江南”的人文風貌。從京杭大運河進入蘇州的第一鎮吳門望亭開始,一路經滸墅關、楓橋夜泊、平江縣古巷、虎丘塔、空陸盤門、橫塘驛站、石湖五堤、寶帶橋,最後抵達平望看四河匯聚的壯闊之景。從2021年起,蘇州著力打造“運河十景”,力圖把古城保護更新、文旅融合發展與江南文化品牌建設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2022年,蘇州除了繼續對“運河十景”的地標風景進行提升外,還在加快部署“水韻古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
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位於京杭大運河南側,依託大運河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寶帶橋,全長361米,有53個孔洞,是全國最長的古橋。曾經遊人只能行走在寶帶橋上,觀其局部,而現在,經過了寶帶橋南堍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後,一座浮動觀橋平臺躍然水面,以後便可以通過浮臺欣賞到寶帶橋的全貌。入夜後,新型投光燈打亮了橋體,53個孔洞像一串珍珠落于湖面,“寶帶串月”的人文景觀“重現江湖”。打破思維局限、運用新技術賦予景觀以新生,不僅亮化突出了寶帶橋的橋體本身,還將寶帶橋的歷史沿革融入其中,加入了“水韻古城”和“最是江南”的人文考量,讓塵封的歷史重煥生機,此次寶帶橋·澹臺湖的改造提升,杜絕千篇一律、面目模糊的重復建設,是因地制宜、充分提煉“個性”的亮點項目。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水予蘇州,是一份道不完的情,縱使跨越千年,仍孜孜不倦地涵養著這片江南福地。而這座水域面積佔比高達42%的城市,又怎能不傾囊、傾智回饋于水的恩澤,將萬象融于“水”,讓“水”奔涌新生。從相城區望亭五七橋起,行96公里水路,至吳江區桃源油車墩,一路從2500多年前闔閭大城的水榭樓臺看到今日蘇州城市的廣廈層疊,讓人不由得感慨,蘇州的美,是古典與摩登的完美融合,是嫻靜和熱烈的恰到好處,是難用一語道盡的美。
變通多維治水新活力
運河遺産的保護絕非“一日之功”,要將保護工作做實、做深,不僅用上“繡花功夫”,還要“久久為功”,並且發揮出治理者的主觀能動性。大運河是一條流動的“史詩”,承載著上千年的中華水上文明,凝聚著古人治水的勤勞與智慧。今人治水,則要立足時代,善用手段,以科技之力,激發創新思維,讓治水變“智”水。
數字技術賦能運河發展,是近幾年運河沿線城市都在探索的全新表達。打造運河沉浸式場景,為年輕人提供了解運河的文化空間;深入挖掘運河故事,創造以運河文化為基底的IP,讓運河文化與流行文化碰撞出新意;提煉大運河文化帶上的視覺元素,用藝術手段加工成文創産品進入電商領域……將數字化技術應用於文旅項目,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用年輕化的方式表達和産出的文旅産品。運河之於時代的意義,一定會在年輕一輩人的心中生根發芽,保護與發展的使命將代代相承。
隨著2022年大運河國家數字雲平臺(一期)進入正式上線運營階段,蘇州的大運河打破了物理局限,不僅奔流在大地上,還穿行在“雲”線上。該平臺利用傾斜攝影、三維建模、虛擬現實、GIS、大數據、5G等數字化技術,生動展示了大運河歷史沿革、文化資源分類與空間佈局、文物與文化資源點古今風貌、沿線重點地段720°全景等,甚至突破了傳統線下展示和體驗的時空局限,實現景區虛擬漫遊。一條“線上數字運河”由此誕生,將以全新方式展示大運河涌動千年的傳奇。
數字技術不僅是新工具、新手段,還是一份新保障,為運河的科學治理“保駕護航”。此後,運河治理與保護的數據都能被動態記錄下來,每一步都將“水過留痕”,為跨地域、跨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提供便利。
在技術人員的操控下,幾艘搭載著聲吶設備的無人駕駛船,“悄悄”潛入了太浦河水底。這些無人船應用了“電子河長”系統,有視頻呈像功能,很快就發現該河段存在淺灘。最後,經工作人員實景模擬,證實了該河段的淺灘,是由船舶頻繁作業、攪動泥沙淤積導致的。蘇州通過一體化辦案,借助衛星遙感、無人機(船)等技術手段,查明瞭太浦河水環境中懸浮物濃度偏高的原因。
2022年,蘇州啟動大運河沿線涉水企業專項執法檢查,開展了30余個專項執法行動,對疑似點位逐個現場摸排,實現“應查盡查”“應測盡測”。同時,加強跨區劃協作,堅持生態修復與長效監管並行,以能動履職有效推動大運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現在看來,5G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平臺等“新基建”助力大運河發展和保護已經正式駛入“數字化”快車道。根據生態環境部門實時監測數據顯示,目前蘇州大運河5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
蘇州以“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鑽研善學,用科技産品、數字手段追尋著治理難題;又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靈活變通,用市場思維、商業手段激發著大運河文化的發展。
京杭大運河在平望鎮境內與太浦河交匯,形成了大運河、老運河、太浦河、頔塘河四河匯集的獨特景致。枕著古運河的榮光,昔日的水路交通樞紐仍保持著它開放、包容、多元的發展理念。在蘇州“運河十景”建設中,“平望·四河匯集”成為吳江唯一入選點位。平望打開視野、長袖善舞,牽手各路資本和社會力量,做活運河文章,讓運河真正融入百姓生活。2021年6月底,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在平望啟動“京杭大集”項目。廢舊的老糧倉再度開門迎客,這裡有以平望辣醬為主題的味道博物館,也有還原了小鎮傳統市集風貌的“樣板間”,還有運河一日生活劇場、大運河研學之旅等運河文化體驗項目。
運浦灣改造工程是平望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又一個“面向運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項目。挖掘運河故事,産出江南品牌的典範。大膽改造工業空間,煉油罐的內部頂層成了360°環繞的沉浸式展播廳;引入優質市場資源,與在線音頻平臺喜馬拉雅攜手打造長三角首個綜合業態的數字文化産業共享平臺;緊跟時尚潮流,聯手輕野戶外品牌打造戶外露營+直播基地的複合業態……平望積極運用創新思維,調配市場資源,緊跟行業趨勢,以更貼近老百姓生活的方式,解鎖出別樣運河“玩法”。如今,一大批標誌性景觀多點開花,助推“平望·四河匯集”在蘇州“運河十景”建設中衝在前列,一幅現代版“運河繁華圖”正徐徐展現。
看似“溫吞水”性格的蘇州人,實際上一直以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謀發展。蘇州正加快大運河文化保護立法,緊扣“圍繞問題立法,立法解決問題”的要求,立足蘇州實際,突出地方特色,制定出臺《蘇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條例》《蘇州市大運河核心監控區國土空間管控細則》等法案法規,用法治化手段為大運河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外城墻”。
蘇州的大運河發展與保護正運用數字化、市場化和法治化手段,從單向度治水變多維度“智”水。蘇州本就是一座不斷涌動著活力與創新的城市,大運河也將繼續奔涌著永遠年輕的風采。
融匯詩意棲居新生活
蘇州,一半是詩意,一半是人間煙火氣。從未有一座城市像蘇州這般,將生産和生活的關係處理得如此講究。有富甲天下的“魚米之鄉”,便有“不時不食”的精緻飲食;有了織造的工藝,便有了蘇繡的舉世無雙;有閒情逸致,便能鑽研出個巧奪天工的蘇式園林。蘇州人總是樂於在“生産”上做到極致,“服務”于他們熱愛的生活。
走在大運河畔的江蘇(蘇州)國際鐵路物流中心,會被眼前“一望無際”的集裝箱場景震撼。這裡是蘇州中歐班列的出發起點,也是水路、鐵路、公路多式聯運的重要節點。目前,江蘇(蘇州)鐵路物流中心碼頭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其中,中港池項目已率先竣工。中港池,長200米、寬50米、水深3.2米,設置有2個1000噸級的集裝箱泊位,開通後年通過能力可達6.8萬標箱。而整個碼頭正在推進現代化集裝箱智慧碼頭建設,將利用岸線851米,建成13個1000噸級集裝箱船泊位,實現年通過能力44萬標箱,成為京杭大運河上最大的內河集裝箱作業區。據悉,該項目將在2022年10月份投入使用。
自2022年4月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的首次全線通水以來,“溝通南北、貫通古今”的古老運河恢復了往昔風采,迎來了世紀復蘇。在如今經濟“雙循環”背景下,大運河將在中國交通乃至整體經濟的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大運河蘇州段目前的日均通航船舶6000艘以上,船隻往來憧憧,這條重要的經濟動脈正在以更亮麗的模樣、更科學的運載、更綠色的方式重啟優化。唯有治理好、保護好,才能使運河之水滔滔不絕、源遠流長。2022年7月,江蘇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蘇州段航道施工項目全面開展。蘇州坐擁大運河畔的絕美風光,由運河通達天下,自然要賦予運河之水更強勁的動力,讓每一股運河水都流向它的遠方,真正實現“城河共榮、景河共生”的美好前景。
“如何才能完成對一個城市的真正融入,不在對這座城市街坊名勝的熟悉,不在對各種傳統美食的遍嘗,而是深深地融入這座城市的創造與重建中。”作家薛亦然在報告文學《滿城活水》中,將蘇州水的“來龍去脈”和蘇州作為一個城市的來龍去脈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而運河與城市的共生共榮,歸根結底探討的是運河與人的關係。
一座高16.8米、長24米、一半白色、一半灰色的“水城門”,在長滸大橋景觀旁拔地而起,“水城門”與新改造的長滸大橋將構成進入姑蘇區的重要景觀標誌。白色的一半,象徵著高新區現代化特徵,灰色的另一半,是姑蘇區的厚重歷史,這樣的設計取兩地交匯之意。地面上還裝飾有直穿城門的“水波紋”燈帶,代表一直默默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大運河,正續寫一篇又一篇精彩的華章。城市興建起的公共標誌建築物,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更是渴望與市民共情交互的願望。蘇州城因運河興起,蘇州人因運河生生不息。
重新梳理運河兩岸生産、生活、生態空間的分佈情況,蘇州正統籌運河沿線的空間管理和整理利用。2022年,蘇州中心城區段大運河步道擬建14.81公里,將實現“應通盡通”。大運河兩岸沿線各1公里範圍(除建成區外),也將作為濱河生態空間進行嚴格管控,為沿岸居民打造運河步道和慢行系統,提供體育健身和休閒功能。當居民們在閒暇時,能夠想到要去運河邊散散步,他們便享有了一種與運河緊密相連的實在的日常,在每一處可見、可聞、可感的景觀中,重拾江南水韻的詩意。
從始建於三國時期的北寺塔上眺望,仍能一覽蘇州古城全貌,便知蘇州在文化遺産的發展和保護上自有分寸。蘇州從不跟風、盲從,總是在新與舊之間,拿捏恰到好處。當你沿著大運河看蘇州,歷史的、現代的、新的、舊的,在這裡産生了巨大的張力,你會看到一邊是小橋流水園林景,一邊是高樓大廈瓊玉宇;一面是江南文化潺潺流,一面是創新發展滔滔涌。現代的蘇州,本就是一座巨大的新式園林,一步一景,精妙絕倫,不拘一格,變幻無窮。蘇州,絕不止于煙雨朦朧、白墻灰瓦的固有開場,不止于處處被援引的詩意想像,它正以開放多元的理念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重塑何謂“江南”,何謂“水韻”。(新華日報作者 龔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