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助企減負超億元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11-02 16:30:50

  近期,淮安市司法局發佈最新統計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得益於創新實施涉企不予、從輕、減輕行政處罰和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3+1”清單制度,淮安市推行的包容審慎監管執法舉措,在2022年前三個季度已累計為企業減負1.2億元。

  與此相呼應的是,江蘇省工商聯、省總商會發佈的《淮安市民營經濟營商環境評價報告(2022年版)》顯示:一方面,淮安市在2021年度民營經濟營商環境總體水準躍居全省第一梯隊基礎上,評價法治環境優化加速的多項關鍵性指數2022年得到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全市受行政處罰企業佔屬地企業比率實現逐步下降,2022年1月至9月下降幅度達1.46個百分點。淮安市包容審慎監管執法的實踐經驗和成果受到省營商環境主管部門充分肯定。

  念活“三字經”,暢通改革路徑。實踐過程中,淮安市緊扣“建、管、用”三個關鍵字,以市深改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包容審慎監管執法 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為“指揮棒”,推出512項免罰輕罰清單,同時面向市場監管領域制定了14項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從正反兩個方面發力,既評選包容審慎監管執法“雙十佳”案件,又對負面典型案例實行通報機制。

  練好“內家功”,激發機制動能。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發揮機制的保駕護航作用是“必答題”。基於這一考量,淮安市從強化政策制度的“規範”功能、行政復議的“糾偏”功能、信用懲戒的“修復”功能、合規管理的“引導”功能入手,綜合運用審慎監管、綜合治理措施,對涉企行政復議案件“快立、快審、快結、快調、快監督”,優化涉企案件辦理程式,注重行政復議和行政紓解的有效銜接,從源頭化解矛盾。

  打出“連環掌”,釋放品牌效應。淮安市司法局以持續擦亮“法潤淮商”品牌為目標,推出“法潤淮商三年行動計劃”,依託“立法民意直通車”,常態化收集、梳理、反饋涉企高頻法治需求和熱點問題,擬定立法規劃和年度計劃,推動出臺護航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相關的法規規章8件;將包容審慎監管延伸到行政審批領域,對1.6萬件行政許可事項和市、縣兩級42項100個證明適用了告知承諾制。(文 杜勇清 丁大勇)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