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各地加大力度實施池塘生態化改造 尾水達標排放倒逼“蝦蟹”養殖轉型
江蘇省將於2023年6月1日實施池塘養殖尾水達標排放並強制執行,目前,各地正加大力度實施池塘生態化改造。《新華日報》記者日前赴多地採訪看到,昔日不少碎片化、小規模養殖池塘經過改造舊貌換新顏:在連雲港徐圩香河生態園,大水面濕地凈化區野鴨成群;在太湖西岸第一線宜興,養殖區裏新辟生態涵養區、增殖放流區;在江蘇三圩鹽場,蝦、蟹、貝混養低密度海水養殖,尾水排放部分指標達到一級限值標準;在高淳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表流濕地,低密度養殖固城湖蟹,池塘標準化(生態化)改造30萬畝……
“江蘇近年來漁業經濟一直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漁業成為江蘇省大農業中的支柱産業、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産業。2021年全省水産養殖面積878萬畝,水産品總産量494萬噸,漁業産值1919億元,分別位居全國第三、第五和第一,淡水漁業産值連續30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張建軍説。
江蘇素有“魚米之鄉”美譽,是我國唯一擁有大江大河大海的省份。獨特的自然稟賦孕育了江蘇源遠流長的漁文化和富有特色的漁業經濟。江蘇省有河蟹、青蝦、“太湖三白”、條斑紫菜等數量眾多水産品,以蝦蟹為主的特色水産養殖面積佔比達80%,其中河蟹産業成為我省水産養殖中影響力最大、優勢最突出、市場競爭力最強的産業之一,年産值超300億元。此外江蘇省小龍蝦、青蝦等水産品年産值也超100億元。“蝦蟹”經濟,已成為江蘇漁業的“金名片”。
早在2011年,江蘇省就在全國率先出臺池塘養殖尾水排放地方行業標準——《太湖流域池塘養殖水排放標準》。太湖流域地區池塘養殖尾水治理成效得到全國水污染防治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通報表揚。2019年,江蘇省在高淳、吳江、海安、泗洪等地開展池塘養殖尾水達標排放試點。2020年,以漁業園區、百畝以上連片池塘為重點,江蘇省將試點範圍從太湖流域地區逐步向蘇中、蘇北推開。2022年省級試點範圍已覆蓋全省水産養殖主産區。2021年6月,江蘇省發佈了池塘養殖尾水排放強制性標準——《池塘養殖尾水排放標準》,明確從2023年6月1日起, 江蘇省對單個養殖主體50畝以上、連片100畝以上的現有池塘強制執行養殖尾水達標排放。
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朝暉表示,池塘養殖是江蘇漁業生産主要方式,也是水産品穩産保供的重要保障。2021年,全省池塘養殖面積507萬畝,産量295萬噸,均約佔全省水産養殖面積和水産品産量的60%,面積和産量分別居全國第二、第三。江蘇省歷來重視池塘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工作,近年來圍繞生態漁業建設目標,通過標準引領、試點推進、綜合施策,不斷加強部門協作,持續推進池塘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取得了明顯成效。
尾水達標排放“大限”將近,池塘生態化改造在江蘇如火如荼開展。截至2022年10月底,江蘇省已改造標準化池塘131.32萬畝。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肩負全省養殖尾水達標排放技術指導重任,“池塘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倒逼‘蝦蟹’經濟轉型。養殖戶不應再片面追求高産,而是要調整養殖品種和結構,增加套養品種,重視品牌銷售。”中心研究員張永江表示。
“有的養殖戶三四百立方米水體中,南美白對蝦産量達到了2000多斤。這麼高的産量,那投了多少飼料啊!”中心監測科科長鄒宏海説,“過分追求産量,造成水産品供過於求,不僅賺不到錢,還破壞環境。”以草魚養殖為例,正常每畝可養1000斤到2000多斤,套養花白鰱,收益可觀,但一些養殖戶追求高産,養到3000斤,密度高,魚容易得病,用藥就多,水體污染嚴重。同時,産量太高,市場上魚多了,價格就低了,養殖利潤就少了,導致惡性循環。
在調整養殖品種、增加套養品種方面,相關專家介紹,目前江蘇省發展了黑魚、鱸魚、黃顙魚養殖,並利用濾食性魚類改善水質。
養殖規模化,形成品牌效應,是轉型的重要方面。張永江説,目前,鼓勵以龍頭企業或者公司加農戶、合作社加農戶形式,形成品牌效應。各地推進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縣鄉通過池塘流轉,改善了養殖環境和設施,再統一發包經營,“對經營主體提出更高要求,從苗種、飼料、藥物的使用、産品銷售統一管理,保證市場産品供應,保證每個養殖戶獲得合理的養殖效益,這是趨勢。”
《新華日報》記者在鹽城市鹽都區邵氏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看到,合作社按螃蟹不同規格進行分級、分類銷售,養殖區的暫養網箱,可以根據市場需要出貨,獲取更多利潤。“5000畝的規模,20多家養殖戶聯合起來,按照這樣的模式養殖銷售,每個養殖戶效益就高了。”合作社領頭人邵建華説,“從買苗、買飼料,到最後賣螃蟹,小散養殖戶在市場上不具備任何優勢。合作社上規模後,僅飼料一項,廠商就給我們18%的優惠。”(新華日報 記者 丁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