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州市海陵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三級聯動、層級過濾”改革思路,強化系統集成,凝聚社會治理合力,創新打造“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深化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功能融合,突出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努力實現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就地化解、多元化解。
建強區級平臺,實現為民服務“最多跑一次”
“一站式”匯總,海陵區通過“線上+線下”渠道,中心匯聚調解組織接待的、“12345”熱線反映的、基層網格排查的、“110”非警務反饋的、“蘇解紛”系統登記的等各類訴求,實現矛盾糾紛實時匯總、動態清零;“閉環化”處置,初步研判登記匯總的各類矛盾糾紛案事件屬地屬性,統一生成“工單”,分類派單至鎮(街道)、村(社區)人民調解組織或相關行業性專項性調解組織實現閉環處理;“個性化”服務,建立健全人民調解專家庫,引入“老娘舅”“老兵”“家事”等特色專業調解組織,覆蓋各類矛盾糾紛,為群眾提供“點單式”“個性化”調解服務;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對於重大複雜疑難矛盾實行跨部門聯動、項目化攻堅。
延伸治理觸角,打通矛盾調解“最後一公里”
夯實“點上”專職化調解力量,海陵區配足配強力量,全區152個村(社區)共配備專職調解員152人,兼職調解員456人,有效保障一般性矛盾糾紛事件“就地解決”,加快隊伍專業化建設,常態化組織開展知識能力培訓活動,夯實夯牢調解隊伍基礎;構建“線上”協同化解紛機制,創新推出“雲端解紛”,借助“雲視訊”科技手段,以區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視頻調度區為載體,橫向協調各類調解室,縱向聯通各級行政調解組織,構建起“上下貫通、左右聯動、實時指導”的矛盾糾紛調解新格局;壓實“面上”實體化運轉平臺,指導督促16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規範陣地建設、配備專職人員、落實經費保障,定期召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工作例會,最大效度發揮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的職能作用。
凝聚各方力量,交出多元解紛“最美新答卷”
用好網絡宣傳“主陣地”,海陵區積極吸納自媒體從業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創新打造“e呼百應”同心助力社會治理工作室,密切關注網絡輿情,及時把控矛盾風險動態,準確開展信息核查處置,有效實現網絡空間安全;用好網格治理“主力軍”,將矛盾糾紛排查納入網格員工作清單,組織開展網格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業務培訓,不斷提升網格員捕捉風險、處理問題能力;用好“三官一律”“主攻手”,借助“三官一律”進網入格服務居民的制度措施,充分發揮好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懂法律懂業務的自身優勢,常態化對居民群眾進行普法宣傳,教育引導矛盾糾紛當事人知法守法,全面提升居民法律意識與認知水準,不斷推進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合理化。(文 曹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