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防疫政策的優化調整,曾經的核酸檢測小屋正式“下崗”。為更好地將閒置小屋“物盡其用”,無錫市梁溪區北大街街道蓮蓉園社區廣泛開展民意調查,收集居民意見,結合群眾需求,科學合理規劃,讓曾經的核酸小屋搖身一變,成為集“民主黨派服務微站、全科社工服務微站、醫療健康仁心問診點、陽光助殘愛心義賣點、星光樂業暖心服務點、物品取用貼心便民點、社情民意連心收集點”等於一體的“蓮心小屋”,以“兩站五點”新功能繼續發揮餘熱,傳遞美好“微幸福”。
雖然面積才幾個平方米,但改造後的小屋格外溫馨,除了原有的空調等基礎設施,還增添了水壺、輪椅、雨傘、濕巾、醫療箱、充電寶、針線包等各種暖心用品,真正做到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屋還設置了“蓮心箱”,居民有任何急難愁盼的問題都可以通過“蓮心箱”向社區尋求幫助,是居民實現微幸福微心願的一個有效通道。
改造前
改造後
據居民反映,往年義診活動過於火爆,往往幾個月才盼來一次義診,要排很久的隊伍才能和醫生簡單説上幾句。如今有了蓮心小屋,蓮蓉園社區攜手轄區無錫市康復醫院農工黨支部開展“醫惠蓮心”健康義診項目,每月辦一次義診,有效分散了人流量,減輕了醫生看診的壓力,讓居民和醫生有更充裕的交流時間。“我本來覺得這個核酸小屋閒置在這裡,浪費資源蠻可惜的,但現在改造成了服務老百姓的站點,為大家提供了很多便利,‘變廢為寶’真是個不錯的主意。”家住蓮蓉園社區的倪女士豎起了大拇指。
小屋實現迭變升級,變成了小區黨建的主陣地、自治議事的集聚地和零距離服務群眾的承載地,變的是功能和用途,不變的是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下一步,蓮蓉園社區黨總支將繼續整合、盤活資源,進一步延伸治理觸角,提升便民服務水準,以暖心服務來為轄區居民解決更多“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文/圖 潘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