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上午,第七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工業互聯網和智改數轉主題論壇在南京上秦淮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成功舉辦。
活動現場 攝影 西北
本次活動由江蘇未來網絡集團、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共同承辦。來自全國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及行業龍頭企業代表齊聚南京,共同分享數字化轉型的技術經驗、方法論及成效等,為工業企業實現數智化轉型提供新思路,為數字經濟新發展賦能蓄力。
江蘇未來網絡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葉迎春致辭 攝影 西北
江蘇未來網絡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葉迎春為論壇做了開場致辭,在致辭中,葉迎春指出,在這個時代,我們不僅僅見證了技術的融合和創新,更看到了整個工業體系的重構和升級。工業互聯網不僅加速了資源的匯聚和高效配置,更讓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商業模式都發生了轉變。“智改數轉與工業互聯網一脈相承、一體而生。兩年來,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以更聚焦、更具體為特點的智改數轉行動正在推動著工業互聯網走深走實。然而我們也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挑戰,數據安全、技術標準、人才培養等問題都是我們必須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
同時表示,期待今天論壇中的學術思想與實務經驗分享交流、思想碰撞,能産生智慧的火花,為我們下一步推進“智改數轉”工作提供具有現實意義的參考和啟發。
在分享環節,堆知(北京)科技集團聯合創始人李海昕聚焦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核心能力的打造。
堆知(北京)科技集團聯合創始人李海昕 攝影 西北
結合具體案例,李海昕從數字化轉型的認識、智慧工廠建設佈局、工業互聯網賦能、數據驅動的實踐,對傳統製造業用技術和數據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全流程進行了介紹。
“有的企業想一蹴而就,買一個工具,或者一下做一個項目,這個事(智改數轉)就結束了,其實是錯誤的。整個智改數轉是持續上升的,是不會停下來的。”李海昕強調,“我認為最重要的能力是你建設項目模型的能力。整個模型的循環上升才是真正能夠達到整個智改數轉的能力提升的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工業互聯網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新形勢下,如何實現工業企業的生産要素、價值活動、産業鏈上下游的互聯互通和協同優化?新華三集團工業互聯網産業研究院副院長呂洪給出了答案。
呂洪表示,通過高效協同和確定性網絡,將數據中心互聯網絡與工業設備、感測器和終端設備連接起來,實現數據的採集、傳輸、存儲和分析。這種聯接驅動的方式可以提供可預測的性能,提高網絡利用率,支持實時應用,提供可靠性和安全性,從而促進創新和發展。
新華三集團工業互聯網産業研究院副院長呂洪 攝影 西北
“通過連接能夠去改變我們和工廠、機器和機器之間、人和機器之間的一個聯繫,所以我們才會去創造出一些新的東西。”呂洪談道,“工業互聯網的終極目標是要去做智慧工業産品。”
隨後,帆一尚行南京分公司總經理陳峻、南京理工大學教授李駿、江蘇聯通工業互聯網BU總經理徐成傑、華為工業園區解決方案架構師連續和浩鯨科技國內商業發展部副總經理葉沁丹等結合自身所在企業的具體案例,分別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工業數據融合、“標識解析+5G全連接工廠建設”、工業網絡創新與實踐、底層算網基礎設施等諸多方向進行了深入闡述。
嘉賓分享 供圖 第七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主辦方
3個多小時的“視聽盛宴”中,7名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知名專家共同分享最新的技術、經驗和案例,探討智慧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最佳實踐,為工業企業實現數智化轉型提供新思路,推動中國製造業向高端化、專業化、綠色化、智慧化方向發展。
在觀點呈現和思想碰撞中,“科技創新 引領未來”的內涵越發清晰。此次論壇為與會者搭建了一個全面、廣泛交流的平臺,也承載了促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任務,進一步激發智慧製造創新思路,全面提升數字化智慧化發展水準。(文 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