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提升城鄉居民的網絡安全防護意識,共享網絡文明,南通市海門區注重貼近本土文化,積極探索大眾化與分眾化、均衡化與精準化、經常性與集中性相結合的網絡宣傳路徑,推動網絡安全深入群眾,持續營造健康向上、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宣教結合,織密普法“宣傳網”。海門區通過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開展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安全、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發現網絡詐騙內容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不能隨意點開不明連結”,海門區司法局組織“法律明白人”走街串巷,通過“面對面”提醒、“滴灌式”説理,密織全民普法之“網”;通過“法治副校長”開展“開學法治第一課”,引導學生們在學習中利用好網絡工具的同時,也應牢固樹立網絡安全意識,自覺維護網絡安全,努力成為新時代網絡安全的參與者、守護者和貢獻者。
網絡宣傳進校園
創新形式,營造普法“新氣象”。海門區司法局結合各類夜市,通過設置網絡安全競答、搶答的方式,吸引群眾廣泛參與,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向群眾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同時闡述了如何保護個人的信息安全、違反網絡安全法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及如何辨別不良信息等知識;對於參與答題的群眾,通過發放購物袋等方式予以獎勵,引導群眾提高法治意識,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普法宣傳進夜市
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延伸觸角,築牢普法“籬笆墻”。海門區司法局通過向群眾傳播網絡安全知識,鼓勵本地群眾做“網絡安全宣傳志願者”,通過向身邊人宣傳的方式,延伸海門區網絡安全知識傳播觸角,讓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一步擴大網絡安全知識及有害信息舉報的覆蓋面,借助“人帶人”“人傳人”的辦法,築牢網絡信息安全基層防線,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網絡安全意識、更好地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文/圖 何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