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10-23 16:30:33

  當“指尖上的藝術”遇上梧桐文化,便為城市編織了一場藝術的綺夢。10月21日,“我們的梧桐”城市藝術公益活動正式在南京市中山南路亮相。南京萬象天地一側38棵梧桐樹穿上了溫暖多彩的毛衣,鉤針、編織、拼接絎縫、家用紡織機、簇絨等多種與毛線相關的工藝輔以“多巴胺”色,為南京的秋天增加了幾抹亮彩。這種城市公益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方式,創造出了獨特而又溫馨的城市景觀。

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_fororder_圖片 1

中山南路街景

  此次活動由南京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南外”)師生發起,用特別的方式致敬南京城市文化,以“梧桐”為公益載體,以“可持續”為靈感表現,暖心開啟了“我們的梧桐”城市藝術公益企劃,用“毛線”打造秦淮靚麗風景線的視覺體驗。這也是學校在落實好“雙減”政策的同時努力做好素質教育的又一具體行動,在基礎學科提質增效之餘,培養學生的課外實踐能力,助力學生脫穎而出。

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_fororder_圖片 2

“我們的梧桐”作品

  在本次活動中,南外學生以“環保意識主題”、“傳統文化主題”、“太空夢想主題”、“未來世界主題”及“前沿藝術主題”五大主題開展創作,累計收穫近200幅學生作品,以作品可行性、藝術性、公益性為出發點,甄選出38幅作品。

  “通過此次活動能夠展現南外整體的美育基礎,體現了學生的基本素養。大家看到的作品風格各異,青年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裝點城市,也承載了對家鄉南京的熱愛。”南京外國語學校藝術教研組組長曹啟海説道。

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_fororder_圖片 3

市民參觀“我們的梧桐”作品

  梧桐已然成為從南京走出去的每一個人與這座城市的情感連結,參與此次活動的2023屆南外畢業生楊千益目前就讀于上海交大,她坦言,梅花、紫峰大廈等元素是其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作為隨處可見的行道樹,梧桐陪伴我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梧桐因根植于南京這座六朝古都而更具歷史的厚重感,南京也因為梧桐的守護而更具韻味。”

  大樹盈城,綠蔭蔽日,“矗立在街道兩側的梧桐樹非常宏偉”,當前在北京大學讀書的2023屆南外畢業生朱芷妍認為這是她對南京梧桐的記憶之一。連綿不斷的梧桐,也是她和這座城市的羈絆。她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也期待通過藝術公益活動為南京帶來更多的可能。

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_fororder_圖片 4

“我們的梧桐”作品

  南外美術教師王茜怡在欣賞完學生們的作品後,直言“非常感動”。“方案徵集初期,學生們就踴躍報名,在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課堂知識的有效轉化與學生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_fororder_圖片 5

“我們的梧桐”活動現場

  據悉,此次城市公益活動的指導是來自廣州美術學院的青年藝術家夏昕,她聯合南外師生利用可持續環保材料,將中山南路的梧桐樹作裝飾性包裹。她介紹,每件作品使用的材料和鉤織方法不盡相同,單件作品的製作週期至少需要一天,織物的肌理不同,作品呈現的風格也就各具特色。通過此次藝術公益創作,為梧桐這一南京文化符號重新賦予活力,致敬梧桐文化。

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_fororder_圖片 6

“我們的梧桐”作品

  南外初二學生孫若兮展示自己的作品時表示:“我的作品是以藍色和白色為主色調,線條則代表樹的枝幹,我想通過這樣的表現方式呈現梧桐樹昂揚向上的特徵和它旺盛的生命力。”同時,她也欣喜地表示,自己的設計方案在此次活動中完成度很高,表現力十足。

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_fororder_圖片 7

孫若兮正在介紹自己作品

  “我設計的作品是以海洋為主題的。鏤空鉤針的織物肌理,不同深淺的藍色包裹樹榦,像海浪般洶湧而來。附在作品表面的還有一些可愛的動物玩偶元素,我希望通過我的作品呼籲大家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劍橋國際高一年級學生鄭靜瑄的作品緊緊貼合環保意識主題,凸顯了城市公益的重要性。

  來自初二的李青澤、初三的許子斌在活動現場同樣對各自作品的創作理念進行了分享,他們一致認為,這次的公益活動,通過自己的藝術暢想,表達了作為青年學生對南京的熱愛之情。

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_fororder_圖片 8

南外學生在活動現場

  本次城市藝術公益活動從工藝上,通過纖維藝術的語言去表達,用一種溫暖多彩,積極陽光的方式去重新詮釋;從材質上,回收紗線、紡織材料,進行藝術再創作,就地取材,將它們回收起來,給予第二次生命。

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_fororder_圖片 9

“我們的梧桐”活動現場

  “中山南路的梧桐樹原本是自然的景觀樹,在經過‘毛線’裝飾後與藝術進行了結合,這樣的創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南京工業大學留學生朱法在參觀完“我們的梧桐”後讚不絕口,在對南京文化了解的基礎上,這樣的城市公益活動讓他對南京梧桐有了新的認識。

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_fororder_圖片 10

“我們的梧桐”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坐落在中山南路西側的南京商業新地標南京萬象天地對本次公益活動給予了支持。他們一直以來重視保護城市歷史脈絡,在建設現代時尚商業空間的同時,致力於將蘊藏著大眾情感、當地文化的百年古建雲章公所及黑簪巷、弓箭坊等城市街巷與商業巧妙嵌合,例如當前正在舉辦的南京萬象天地第二屆公共藝術季,提煉了東方文化觸達大眾,用商業喚醒古都活力。

用溫暖擁抱城市符號 “毛衣”扮靚“我們的梧桐”_fororder_圖片 11

“我們的梧桐”作品

  “我們的梧桐”將梧桐文化用藝術的方式對外進行表達,進一步深化城市名片內涵,通過梧桐樹的藝術公益創作致敬城市文化。用藝術回饋城市,南京將積極踐行文化公益之路,讓藝術與公益流淌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文/圖 王博)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