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在手機上看到小區裏有免費理髮活動,今天特意過來看看,剪得不比理髮店差,還特別方便。”近日,宿遷市沭陽縣長莊小區居民鮑洪高看著自己的新髮型喜笑顏開。這是沭陽縣在為民服務中切實推動主題教育持續走深走實,讓主題教育成果真正惠及民生的一個縮影。
從“住有所居”到“住且宜居”的華麗蛻變正在沭陽縣各小區悄然發生。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沭陽縣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大力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發力,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以民生溫度檢驗主題教育深度,彰顯主題教育成效,將每月5日定為小區黨支部便民服務日、每季度首月5日定為小區結對共建日。
活動當天,小區黨支部牽頭,縣級機關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退休幹部積極參與,在全縣216個小區同步開展各類便民服務活動,建立在職黨員“雙報到”機制,推動6620名在職黨員到所居住社區、小區報到,並開展服務;積極引導小區內教育、健康、法律等行業人員各展其才、各盡其能,組建文娛活動、治安巡邏、矛盾調解等志願服務隊128個,開展志願服務活動4117場,逐步形成了以“突出1個重點、精選3項服務、打造1個特色、評選4個精品”為主要內容的“便民有‘沭’·1314”黨建工作品牌。
此外,沭陽縣還創新建立“三級書記進微信群”工作機制,邀請城市街道黨工委書記、社區黨委書記、小區黨支部書記進入小區居民微信群,將三級主要治理力量下沉至“最小單元”,在基層一線傾聽群眾聲音,第一時間解決群眾訴求,進一步提高城市治理精細化水準。2023年以來,沭陽縣已通過小區居民微信群幫助居民解決問題820件,惠及群眾4.3萬人。
宜居家園建設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關乎城市發展。沭陽縣委主題教育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聚焦急難愁,支部進小區’活動的常態化開展,是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及時滿足群眾需要的務實舉措,不僅讓磨刀磨剪子、家電修理等‘小修小補’又回到了居民身邊,還進一步增強了小區黨支部的向心力,讓城市社會治理的基礎更加堅實。”
下一步,沭陽縣將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推動實際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把宜居家園建設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加快推動實施,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文 郇倩倩 馬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