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第一屆能源電子産業創新大賽新型儲能産品及重點終端應用賽道頒獎儀式在常州溧陽舉行,第二屆全國先進儲能技術創新挑戰賽同期舉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程時傑,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成山,工業和信息化部産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李進忠,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譚曉平,溧陽市人民政府市長周永強,常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嚴德群,溧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方學軍等出席活動。
本次大賽的參賽作品代表了我國在新型儲能産品和重點終端應用的真實科研水準,兩個賽道共徵集到507項參賽作品,經形式審查、初賽等賽事評比環節,共計300項作品進入了決賽。70余位行業內專家共同參加了決賽評比工作,共計183項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16項,二等獎32項,三等獎48項,技術創新獎11項,標杆産品獎2項,優秀獎74項。
頒獎儀式
李進忠表示,期望借助大賽構建一個平臺,將産業資源、科技資源、政策資源、社會資本、人才資源的目光都聚焦在能源電子領域,讓更多有價值的科研成果被看見,更多有潛力的研發團隊被發現。
程時傑對本次大賽給予高度評價,對新型儲能與終端應用兩大細分領域的發展提出了發展建議,他強調能源電子産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能源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以系統性的思維去推動整個産業的高品質發展。
王成山表示,伴隨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能源電子産業將迎來重要的黃金機遇,這也對為能源電子産業提供支撐的技術、産品、服務提出更多要求,為從全球視野謀劃産業發展指明方向。
活動中,一場主題為“尋找創新的根”的圓桌對話,引發了現場的激烈討論與思考。
圓桌對話
溧陽擁有千億級動力電池産業集群,輸變電産業基礎實力雄厚,高能級創新平臺林立,上下游産業鏈完整,能源電子産業量質穩步提升,發展勢頭強勁,綜合競爭力持續邁上新臺階。周永強表示,溧陽會全力做好大賽“後半篇文章”,推出“一攬子”服務舉措,強化政策集成支持,促進項目轉化落地,對高層次人才團隊成長髮展既“扶上馬”更“送一程”,讓人才在溧陽創業更加安心、生活更為舒心、發展更有信心,與溧陽共贏發展、共譜新篇。(文/圖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