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10月24日,“遇見太倉·德企之鄉”國際媒體觀察團走進蘇州太倉,二十余名來自法新社、德國焦點雜誌社、非洲多國主流媒體的記者及攝影師感受了這座城市的多元精彩,用他們的筆觸和鏡頭,多維展示“德企之鄉”太倉的城市底蘊與人文魅力。
國際媒體觀察團合影 攝影 胡瀟
太倉——一座擁有4000多年曆史的港口城市,域內河網密布,通江達海,是古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承載著厚重的航海歷史。在太倉博物館,各類文物訴説著太倉深厚的歷史,航海文物和地方出土文物獨具特色。其中,從地下中庭“長”出來的元代古船讓遊客一覽元代海船風采,近距離感受古代太倉作為海運、外貿大港的輝煌歷史。
外媒記者參觀太倉博物館 攝影 胡瀟
600年後的今天,“鄭和”機器人以栩栩如生的形態,身著明代服飾,面帶微笑迎接參觀太倉博物館的遊客。“鄭和”不僅能講解太倉古船的故事、博物館概況,面對來自非洲的媒體觀察團,還能用英語向觀眾介紹自己的家鄉,講述自己的航海見聞。
江蘇雲幕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人形機器人演算法工程師孫浩介紹,這是他們為太倉博物館打造的定制款機器人,這種“倣真皮膚型機器人”有和真人一樣的外貌和皮膚紋理,臉部毛孔和手背青筋清晰可見,會眨眼抿嘴,四肢可轉動彎曲,能夠與人對話。
外媒記者與機器人互動 攝影 胡瀟
六國碼頭的開放基因也在新時代賡續煥新,“沿江臨滬近海”的區位優勢,助推太倉吸引超500家德資企業。三十年對德合作深耕不輟,從享譽中外的“德企之鄉”,到雙元制教育、羅騰堡風情街……德國元素與江南文化在此不斷交融。
海瑞恩精密技術(太倉)有限公司是海瑞恩集團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家工廠,也是亞洲第一個産品生産基地。海瑞恩雙元制培訓中心負責人邵長孝介紹,2013年,海瑞恩太倉引進雙元制培訓。2017年,海瑞恩與巴登符騰堡雙元制應用技術大學合作共同啟動了“雙元制大學”試點項目。
海瑞恩精密技術(太倉)有限公司 攝影 德國焦點雜誌社攝影師Yolanda Kathrin vom Hagen
羅騰堡風情街“神還原”德國小城羅騰堡的浪漫風情,走進瑪麗蒂姆酒店、拜仁足球體驗館、德國1886汽車餐廳,“原汁原味”的德式生活場景使得“德企之鄉即故鄉”的城市印象躍然眼前……遊客們即使身在太倉,也能感受濃郁的德式風情。
羅騰堡風情街夜景 攝影 胡瀟
來自德國焦點雜誌社的攝影師在中國生活了十多年。她説,自己有很多德國朋友生活在太倉,走在羅騰堡風情街仿佛回到了德國漢堡。
來到阿爾卑斯雪世界,邂逅雪山、森林、湖泊、麋鹿,欣賞精美的冰雕作品……國際媒體觀察團的記者們興奮不已。阿爾卑斯國際度假區品牌行銷總經理瞿秦瑞介紹,阿爾卑斯雪世界是華東地區規模級室內滑雪場,以阿爾卑斯為主題,度假者不出國門即可全方位體驗阿爾卑斯地道的風貌人情。
作為萬代南夢宮上海遊樂授權的全國首店,太倉店匯集了25種運動項目,並加入了大量娛樂性元素,為羅騰堡風情街打造全新的室內綜闔家庭親子運動娛樂中心,為太倉市民帶來豐富的運動休閒體驗。
外媒記者在VS CHALLENGE體驗 攝影 法新社攝影師Jadranko Marjanovic
近年來,耐克、始祖鳥、元氣森林、和路雪等耳熟能詳的品牌先後落戶太倉,以工業旅遊融合體驗推動地方文旅産業出彩又“出圈”。走進元氣森林(江蘇)飲料有限公司,外媒記者們試飲了太倉製造的網紅飲料,與品牌“深度連結”,沉浸式感受“元氣滿滿”的企業文化理念。
外媒記者參觀元氣森林(江蘇)飲料有限公司 攝影 胡瀟
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真正了解一座城市。通過采風,多哥通訊社記者深切感受到了太倉的開放包容,以及在對外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報道,向讀者呈現真實的太倉、立體的中國。”(文 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