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創新驅動南京重塑發展新格局,南京正朝著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目標加速邁進。11月26日,“人民城市·溫情中國”網絡主題活動江蘇站媒體一行走進南京,探訪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的生動實踐。
重大科技創新平臺 賦能城市發展
紫金山實驗室是江蘇省和南京市打造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共同推進建設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面向網絡通信與安全領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通過聚集全球高端人才,開展前瞻性、基礎性研究。
紫金山實驗室設備機房 攝影 王錫斐
立足全球視野,南京的創新內核動能滿滿。紫金山實驗室未來網絡研究中心主任黃韜介紹,傳統網絡提供的是“盡力而為”的基礎性服務,多應用在消費型場景,並且存在不確定性。紫金山實驗室提出了“服務定制網絡”架構,借助“高鐵”的設計理念,精準可控每一個數據包的轉發,並進行統一規劃。目前,確定性網絡已經應用到城市工業互聯、遠程醫療、智慧網聯汽車等多領域。
“鐵腳板+大數據” 基層治理“快人一步”
當天上午8時,在南京雨花臺區賽虹橋街道長虹路社區一家親驛站,廣場上聚集了社區許多前來打八段錦的市民。該社區轄區總面積0.96平方公里,戶籍居民11587人,常住居民16659人,有居民小區31個,另有3個城中村。
社區參觀現場 攝影 王錫斐
今年56歲的葉翠玲是首任社區黨支部書記,大家親切地稱呼她葉姐,現在她成立了葉姐綜闔家庭服務中心,充分發揮樞紐型社會組織的作用與功能,引領各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廣泛開展銀齡互助、環境整治、文體培訓等服務活動。其中,“及時雨”數字社區平臺賦能社區治理,為社區現有22名工作人員以及16個全要素綜合化網格提供“大數據”支持,極大提升社區工作效率,實現社區精準化服務。
佈局“低空經濟” 助力城市騰飛
通行卡是車輛通行收費公路時用於記錄車輛通行信息的憑證,車輛在高速公路入口領卡,在出口交卡結算。當出口回收卡積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進行不同站點間的調配。南京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宗海介紹,以前,每天由專人專車在相關站點間進行通行卡調配,及時滿足入口站點發卡需要。現在,無人機調配大大提高了效率。
無人機派送現場 攝影 黃紫瑤
其中,南莊收費站、殷巷收費站兩站距離超過2公里,車輛調配運輸需要約6分鐘,節假日大流量擁堵期間,運輸耗時大幅增加,時常影響收費站通行效率。採用無人機派送時,把數百張卡裝進盒子後,挂在無人機下繩鉤上。低空直線飛行,距離縮短為約1.5公里,無人機抵達站點指定位置後,不需要降落,實現智慧脫鉤並自主返航,全程僅用時2分鐘。
南京擁有豐富的科教資源、創新載體、科研平臺,更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和需求。目前,南京已運用無人機完成了運輸血液、送藥、運卡、巡檢監測、輔助執法、應急保障、喊話等多場景任務,服務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文 王錫斐 莊濱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