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東:一朵“金花”拓寬農戶致富路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2-10 11:03:28

  12月8日,南通如東縣大豫鎮一門閘村鮮花加工房裏,村民們正忙著將一朵朵烘乾定型後的金絲皇菊分裝打包。“我們的‘犇菊’牌皇菊通過線上、線下推廣相結合的方式銷售,預計2024年能為村裏帶來近40萬元的收入。”一門閘村黨總支書記黃浩新説。

  2017年,一門閘村依託當地土壤和氣候優勢,引進金絲皇菊種苗和烘烤設備,發展皇菊産業。經過多年摸索實踐,金絲皇菊種植和深加工技術日益成熟。目前,該村已形成集育苗、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産業鏈條。色澤明艷的小菊花不僅扮靚了鄉村、壯大了集體經濟,更為鄉村振興錦上添花。

南通如東:一朵“金花”拓寬農戶致富路

金絲皇菊種植地 攝影 朱南州

  2024年是一門閘村種植金絲皇菊的第8個年頭。“金絲皇菊最怕霜凍,連日來,我們搶抓晴好天氣,組織村民加快採摘進度。眼下,50畝金絲皇菊已基本採摘結束,每畝地鮮花産量在2000斤左右。”黃浩新説,高畝産得益於精心培管。在金絲皇菊生長期,村裏除了安排專人負責日常除草、澆水、護理外,還追加了一次有機肥,使得開出的菊花朵型更大,花量也明顯提升。

  一門閘村的金絲皇菊主要用於製作茶飲,採摘後,經過消毒、殺菌、烘乾、精選等流程,才能對外銷售。“鮮花需要及時進入烘房烘制,以保證色澤鮮艷、口感醇厚,從而使品質更優。”黃浩新説,“目前,村裏12台烘乾設備正馬力全開,24小時不間斷作業,每批鮮花都要歷經60小時、38℃至60℃的烘烤,才能變為成品幹花。一畝地鮮花大約能加工成150斤至160斤幹花。”

南通如東:一朵“金花”拓寬農戶致富路

自育花苗 攝影 朱南州

  當年,大豫鎮組織一門閘村、徐徵村工作人員到無錫市錫山區山聯村學習金絲皇菊産業。實地考察後,黃浩新覺得大有可為,回來便落實土地流轉,並邀請山聯村皇菊種植專家現場指導。

  “2017年試種了10畝,我們發現這裡的氣候、土質都很適合金絲皇菊的生長,後來就逐年擴大種植規模。”黃浩新介紹,在實施規模化擴張的同時,村“兩委”也在積極摸索更為經濟實惠的種植方法。“剛開始,花苗全靠買,每朵價格在2.5元左右,數十畝種下來,投入巨大。後來我們到無錫、江西、安徽等地去學習扦插法,現在的花苗全部由我們自己扦插,自己培育。”通過引入這種育苗方法,一門閘村實現了“花苗自由”。目前,每朵花苗的價格保持在0.15元左右,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

  經過多年發展,一門閘村現已形成了從金絲皇菊育苗到深加工銷售的一條龍産業。為了更好開拓市場,2020年,村裏還為金絲皇菊註冊了商標“犇菊”,讓金絲皇菊有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南通如東:一朵“金花”拓寬農戶致富路

延長菊花産業鏈條 攝影 朱南州

  在一門閘村,菊花成為不少村民致富幫手。“金絲皇菊種植、管理、採摘、烘乾等都需要大量人工,高峰期時,每天可帶動本村及周邊村40多名村民務工,每天收入在80元至100元不等。”黃浩新介紹道。整合資源、流轉土地種植金絲皇菊,一方面讓村民閒置的土地變成了優質資源,實現了就近就業;另一方面拓寬了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

  如今,金絲皇菊每年能為村裏帶來近40萬元收入。村裏還計劃拓寬電商銷售渠道,以“産業種植+直播帶貨”的形式,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打響本土品牌,推動産業發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2024年,我們在村部建了一個電商直播間,打算到田間地頭、烘乾中心等地進行現場直播,讓消費者親眼看到菊花採摘、烘乾等製作工藝流程,放心購買。”黃浩新説。同時,村裏還將立足菊花資源,大力發展觀賞、採摘等“賞花經濟”,延長菊花産業鏈,實現“接二連三”,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文 徐書影)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