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鄴區莫愁湖街道鳳棲苑1-93號小區,自20世紀90年代建成以來,一直面臨著垃圾分類處理的難題。2021年,街道在該小區建設了4處垃圾分類收集點設施,但由於小區房屋密集,居住人口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加上物業管理跟不上,導致垃圾房亭投口經常出現滿溢問題現象。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南京市建鄴區莫愁湖街道結合垃圾分類提質增效工作要求,將鳳棲苑1-93號小區對標省級示範小區,分兩步走,一年上一個臺階,首先要在2024年爭取創成“爭優除差”小區。
根據垃圾分類小區標準化示範建設要求,莫愁湖街道、屬地鳳棲苑社區在建鄴區城管局的悉心指導下,制定創建方案,組建工作小組。小組成員由鳳棲苑社區黨委、街道城市治理辦公室、城管執法中隊、鳳棲苑小區黨支部、欣城物業等單位組成,分階段召開項目推進會、居民議事會,通過成員單位有關負責人、二級黨支部代表、小區居民代表等協商議事、共同討論該垃圾房(亭)提升改造事項。
工作部署會
經過多次商討後,最終形成並按照最終改造方案進行公示和落實:將手推式投口改為感應式開門,將已腐蝕破舊的地板改為耐腐耐磨的防滑地磚,加裝除臭設施、排風扇等。街道、社區通過對該小區垃圾分類設施系列改造,讓垃圾分類設施以更為便民、更加友好的新姿態出現在小區中。
鳳棲苑社區黨委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成立以支部黨員為核心力量的“紅哨”先鋒隊,主動認領民生需求清單。針對垃圾分類督導力量不足問題,該社區黨委主動作為,推動10個二級黨支部與屬地物業公司簽訂共管協議,鼓勵先鋒隊隊員主動認領垃圾分類亭房管理工作。
新改造的房亭
新改造的房亭正式投入使用後,家住鳳棲苑1-93號小區的中共黨員、社區“紅哨”先鋒隊隊員陳財來毛遂自薦,主動向社區黨委申請認領房亭。陳財來把垃圾分類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居民反映的情況記錄下來,及時向社區、物業反映問題,他在工作中遇到極個別對垃圾分類不支持不理解的居民,就登門走訪幫助做思想工作,原本出現的垃圾桶滿溢、垃圾混投亂倒的現象也逐步減少。
莫愁湖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標杆,提質增效行動為契機,持續通過更新改造與管理服務相結合,進一步解決落地垃圾、投口損壞等傾向性問題,不斷推動垃圾分類各項工作得到有效提升。(文/圖 建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