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鋼鐵駝隊”,“江蘇好貨”陸續“上新”中亞市場,來自中亞地區的優質産品不斷進口到國內。據南京海關統計,2024年1—11月,江蘇對中亞五國進出口286.3億元,同比增長36.5%。
12月20日,一列滿載貨值847萬美元電子工具的中歐班列,從江蘇(蘇州)國際鐵路物流中心緩緩駛出,將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駛向哈薩克斯坦,服務於阿拉木圖市及周邊地區的民生消費。
“中亞地區是我們目前著力開發的市場地區,我們的産品以過硬的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不斷有新商機新客戶産生,市場佔有份額不斷提升。”牧田(中國)有限公司關務經理魯慧介紹,隨著海外補庫存效應逐漸凸顯,生産和貨物交付能力成了關鍵。“對於一些緊急訂單,時效快、穩定性強的中歐班列是優選。現在我們的貨物可以在‘家門口’裝車,乘坐中歐班列出海。”
“最近幾年,我們監管的出口貨物品類越來越多樣,包括電動工具、服裝、玩具、家電、遊戲機、健身器材等。業務形態也越來越豐富,許多跨境電商企業乘著中歐班列加速拓展海外市場。我們借助‘互聯網+海關’平臺開展‘不見面’審批,不斷推廣鐵路快速通關模式,保障‘蘇州製造’更快出海。”蘇州海關駐虎丘辦事處監管二科科長周國旺説。
中歐班列不僅為中亞五國的民生消費增色添彩,也讓江蘇機電産品加速出口。12月23日,一個個裝載著汽車配件等貨物的集裝箱被吊裝上班列,從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出發,沿著新亞歐大陸橋奔赴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據連雲港海關統計,1—11月,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累計開行運量6.95萬標箱,同比增長12.6%。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首個落地的國際經貿合作實體項目,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現已成為中亞國家過境運輸、倉儲物流、往來貿易的重要平臺,貨物從這裡發出6天能抵達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10天左右能到達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幹。(新華日報·交匯點 記者 宋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