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蘇州常熟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暨專精特新“育林參天”項目啟動儀式舉行,以“新年第一會”之名,凝聚共識、匯聚合力,助力全市專精特新企業高品質發展,推動形成“頭部”企業引領帶動、“腰部”企業強力支撐、小微企業蓬勃發展的雁陣格局,為全市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馮旭,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紀委書記許百濤,中國科學院院士祝世寧,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政昌,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余雷,蘇州市政府副市長毛偉,蘇州市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周俊,以及常熟市委書記虞偉,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國,市政協主席沈曉東等市四套班子相關領導,全市500多家優質中小企業負責人,各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機構、創投機構、保險機構負責人出席活動。
虞偉表示,衷心希望各位院士專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創投資本、金融機構發揮各自優勢,為專精特新企業創新成長賦能。常熟將全力當好“護林員”,根據企業不同“生長階段”精準灌溉,做好科創人才“播種”、資源滴灌“護苗”、科技創新“育樹”、外引內育“造林”、企業成長“參天”全生命週期服務,讓每一家企業都能在“陽光雨露”滋養下蓬勃生長、無懼風雨。
按照常熟“城市向南、産業沿江、老城更新”的頂層佈局,以打造常熟智算未來城為切入點,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為遵循,加速推動數字技術和傳統産業深度融合,持續推動“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融合創新發展,助力常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領域成為蘇州新名片、蘇州新示範。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將聯合常熟開展創新成果播種行動、産業鏈融通對接等系列活動,通過科技産業金融的協同發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整體性躍升。
活動上,縣域中小企業服務體系融入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正式發佈。賽迪工業和信息化(常熟)賦能中心、賽迪(常熟)未來智算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常熟將與賽迪研究院在資源整合、産業躍升、企業引培、技術助力、資本賦能等方面深度合作,助力産業“成林成勢”。
活動展示了常熟部分專精特新企業技術和産品,向國家重大技術攻關項目牽頭單位頒發證書,向新認定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代表、“AI+製造業”示範企業代表、常熟市創新型領軍企業代表、“ESG社會責任”領軍企業代表、蘇州市“獨角獸”培育企業代表、專精特新重點培育園區代表、常熟市綠色製造示範企業代表、常熟市生産性服務業領軍企業代表、服務“專精特新”示範金融機構代表授牌。蘇州産業鏈供需對接平臺試點在活動上啟動,活動還作了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政策解讀。
專精特新“育林參天”項目旨在讓小樹早開花、早成材,新樹快成長、快壯大,加快構建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企業矩陣,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注入澎湃動力。聚焦人才創新,活動上共簽約“播種”項目26個,投資金額9.1億元,涉及AI視覺技術、新能源電池、綠色船舶發動機、鈣鈦礦等多項前沿技術;聚焦金融賦能,活動上共簽約“護苗”項目48個,投資金額24.4億元;聚焦産學研合作,活動上共簽約“育樹”項目32個,合作金額2.6億元,與全國23所重點大學圍繞通訊技術、功能材料、放射性靶向藥物等領域開展合作;聚焦重大項目引進,活動上共簽約“造林”項目33個,投資金額137億元,涉及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海洋裝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生物醫藥等領域;聚焦鏈主企業增資擴産、做大做強,活動上共簽約“參天”項目41個,投資金額205億元。(文/圖 蘇常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