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農人”座談會上的“淮安聲音”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2-20 14:01:45

  近日,江蘇省省長許昆林在宿遷駱馬湖畔主持召開“新農人”座談會。全省13位“新農人”代表暢談紮根農村的艱辛歷程,分享建功立業的可喜成績,直言未來發展的意見建議,來自淮安的“新農人”陳傑也參加了這次座談會。

  陳傑,創興德(淮安)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共黨員,淮安區人大代表和淮安芡實産業協會會長。座談會上,他向大家自我介紹:“2019年我大學畢業後,我毫不猶豫一腳插進芡實田繼承父親産業,又趕上産業富民政策,創辦了農業有限公司。幾年時間裏,我成長為淮安區車橋鎮芡實的‘土專家’,培養了12名本地村民從事標準化生産管理。”目前,淮安芡實種植佔全國30%以上,車橋鎮是全國最大芡實單體種植基地。

江蘇“新農人”座談會上的淮安聲音_fororder_圖片13

芡實技術培訓會

  堅持科技賦能,推動産業轉型。近年來,陳傑和他的團隊不斷攻克技術難題,實現芡實規模化發展。“在農業農村部門出謀劃策下,公司攜手科研院校,2020年攻克了去皮脫殼機械化技術,初加工效率大幅提升;2021年制定了芡實種植技術規程,引領了芡實標準化種植模式;2022年引進特殊低頻極化電場保鮮和帶狀開溝移植技術;2023年引進了蘇芡20號、蘇芡21號2個高産芡實新品種,畝産達200斤/畝,畝凈利2000元以上,提高了13%;2024年自主研發的鮮芡實超低溫鎖鮮速凍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年加工能力達200萬斤。”談及下一個五年目標,他這樣説:“我們將解決現有的技術瓶頸,育苗和移栽機械化技術、高産新品種培育、芡實烘乾技術、芡實無水去皮剝殼流水線加工技術等,為淮安芡實産業插上現代科技的翅膀。”

江蘇“新農人”座談會上的淮安聲音_fororder_圖片14

陳傑把控産品品質

江蘇“新農人”座談會上的淮安聲音_fororder_圖片15

陳傑檢查養殖池

  厚植家國情懷,帶領鄉親致富。作為一名黨員,陳傑想帶動更多年輕人投身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也希望更多父老鄉親能夠享受到産業發展的紅利。“我們公司探索建立了‘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模式,提供種、收、運、儲、加工、冷藏、銷售‘一條龍’服務。公司現有自有芡實基地2870畝,加工廠房4800㎡,生産線2條,年銷售7000萬元,目前,已帶動周邊2600戶農民投入到芡實産業中,增加務工收入5000萬元以上,戶均增收1.8萬元/年。今後,我還希望通過自身的不斷發展,帶領團隊繼續推動‘農民職業化’,提高農民職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江蘇“新農人”座談會上的淮安聲音_fororder_圖片16

勞作現場

  在座談會上,他提出建議:“希望完善職業農民人才認定政策,促進社會認可。優化新型職業農民的評估標準,構建完善的農業職業認定體系,讓我們不僅僅是‘新農人’,更多能與農業扶持政策掛鉤,特別是在土地流轉、設施建設、融資保險等關鍵領域加大扶持力度。”

  農村廣闊天地,“新農人”大有可為。以陳傑為代表的“新農人”們,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農業農村領域幹出一番新事業,為淮安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新農人”力量。(文/圖 周學佳)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