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海門基層立法聯繫點召開2025年工作會議。會議通報南通市海門區法學會一條立法建議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採納,並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第三十五條中予以體現。
主動“靠上去”,全力服務國家立法。2023年12月,海門區人大常委會被全國人大法工委確定為基層立法聯繫點。2024年10月,海門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區法學會會長姜勇帶領“東洲法學”黨建聯盟成員單位負責人參觀基層立法聯繫點,並就法學會進一步服務國家立法工作與海門基層立法聯繫點負責同志形成共識。2024年,海門區法學會先後在海門基層立法聯繫點設立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工作服務站,推薦首席法律諮詢專家陳衝、付繼博兩名同志擔任海門基層立法聯繫點專家團隊成員,積極引薦省內重點高校專家學者參與,邀請省內外兄弟法學會集中參觀等方式,主動加壓推動立法,自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深入“研進去”,積極提供立法建議。2024年,海門區法學會先後參與4部法律草案以及8部省市條例的立法徵詢工作,三次受邀參與現場立法徵詢。海門區法學會組織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各專業研究會、區鎮法學會工作站負責人等集中學習法律法規(草案)原文,逐條逐句“過堂”,共提出“補齊開發區(街道)人大工委、機關代表團的短板”等35條立法建議,其中15條建議被呈報全國人大法工委。與此同時,海門區法學會還將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印發至全區406名中國法學會會員,要求會員通過反饋區法學會、區人大“碼上辦”、現場提交三種途徑,原汁原味反饋立法修改建議,努力將“群眾的聲音”轉化為“法律的表達”,助力國家和地方立法“接地氣”“察民情”。
積極“引進來”,廣泛徵集立法建議。海門區法學會發揮與省內相關專業研究會、重點高校聯繫緊密的優勢,積極牽線搭橋,擴大海門基層立法聯繫點立法徵詢支持單位“朋友圈”,邀請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專家來海授課,利用春節返鄉期間,為僑商作《法律衝突視野下中國海外僑民的法律保障》專題講座,助力打造“僑智匯”工作品牌,邀請河海大學法學院師生參與《法治宣傳教育法(草案)》、《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兩部法律草案修改工作,共收集將“青少年”改為“未成年人”等修改建議33條。與此同時,海門區法學會還積極向上級法學會彙報,推動上級法學會參與國家立法,助力海門“建設好基層立法聯繫點”,努力為國家立法、促進治理進步貢獻更多法學會力量。(文/圖 施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