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餐飲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食品經營新業態。當前,南通市從事餐飲服務的主體中,網絡餐飲主體佔比超過一半,其中小型主體又佔比近九成。網絡餐飲在為消費者帶來便捷的同時,伴生了新業態監管新難題。3月1日起,《南通市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實施,探索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治理“南通模式”。
新聞發佈會現場
本次《條例》立法緊扣“小、快、靈”要求,僅用8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務,跑出了立法“加速度”。《條例》選取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這個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小切口”,細化落實上位法規定,依法規範網絡餐飲服務主體經營行為,實事求是“量體裁衣”;同時堅持問題導向“對症下藥”細化規定,靶向調整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行為,將推動網絡餐飲行業高品質發展,形成各盡其責、齊抓共管的社會共治格局。
《條例》共17條,按照壓實管理責任、加強入網審查、明確公示要求、嚴格過程管理、處置違法行為等邏輯順序,規定了網絡餐飲的全鏈條治理要求。內容涵蓋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及其監督管理的絕大部分關鍵事項,基本滿足了全市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的實際需要。
《條例》中,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場所、網上規範公示信息、實施“明廚亮灶”等做出規定,明確鼓勵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在第三方平臺、自建網站的經營活動主頁面顯著位置以視頻形式實時公開食品加工製作現場,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提供技術支持,特別明確無堂食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公開食品加工製作現場;明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提供“食安封簽”,使用開啟後無法復原的封簽或者具備封簽功能的食品包裝物對配送的食品予以封口,未封口或者封簽損壞的,配送人員有權拒絕配送,消費者有權拒絕接收。
下一步,南通市市場監管部門將以《條例》實施為契機,深入開展網絡餐飲全鏈條治理,“小切口”入手,“大力度”攻堅,切實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文/圖 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