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鹽城市人民政府舉行《鹽城市殘疾人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佈會,鹽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徐翔主持發佈會,鹽城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陳剛進行條例解讀,鹽城市人大常委法工委、市人大社會委、市殘聯代表分別圍繞條例制定的背景和意義、條例貫徹落實的推動和監督、殘疾兒童康復的補助政策等方面介紹相關政策措施。
新聞發佈會現場
近年來,鹽城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關於殘疾人工作各項部署要求,特別是在殘疾人康復、就業、教育、托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進一步整合資源、凝聚力量,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愛殘疾人的良好氛圍,推動該市殘疾人事業在新時代實現新跨越,鹽城市出臺《條例》,共包含十章五十七條,從預防、康復、教育、就業、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無障礙環境建設等多個方面對該市殘疾人保障事業予以全面細化和規範。
體現黨委和政府對殘疾人的關愛。《條例》進一步完善鹽城市對殘疾人的關愛服務體系,為有先天性殘疾的夫妻提供免費基因檢測,減少遺傳性殘疾發生;免費為兒童開展孤獨症早期篩查和診斷,提升孤獨症兒童康復水準;為殘疾兒童少年實行學前三年至高中三年的十五年免費教育;為聽障兒童實施人工耳蝸免費植入和升級救助項目;為16周歲至59周歲就業年齡段殘疾人提供免費托養服務。
體現鹽城特色。《條例》打造“德愛鹽城”系列品牌;專章強調了殘疾預防,創制性規定夫妻一方為先天性殘疾,接受孕前遺傳學檢測的,享受財政專項補貼,最大程度預防殘疾發生;為無法入學就讀的殘疾孩子落實送教上門專項經費支持,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著眼長遠,健全關愛服務體系。《條例》明確,為困難殘疾人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積極創造優惠條件;明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責任和義務,為該市創建國家無障礙城市、打造世界級宜居城市打牢基礎;全文多個章節提到信息化和智慧化建設,強調以數字化驅動助殘服務提升和殘疾人工作體制機制轉型。(文/圖 鄒源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