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南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如皋大隊食堂內暖意融融。當58歲的許阿姨從黨支部書記周小輝手中接過2000元愛心捐款時,這個經歷生活重創的家庭再次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作為“春泥公益”志願服務隊2025年的重點幫扶對象,許阿姨的故事正是南通交通執法人學習雷鋒精神、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寫照。
南通交通執法先鋒志願服務隊
困境中的“及時雨”:從崗位幫扶到長效資助
2019年,如皋大隊負責人在基層走訪中了解到家住本地的許阿姨一家的困境:其子因尿毒症于2018年去世,留下幾個年幼的孩子。兒媳全職照料孩子們,家庭僅靠許阿姨務農和丈夫打零工維持生計。大隊當即決定為許阿姨提供食堂工作崗位,幫助她實現家門口就業。
多年來,許阿姨始終以勤懇態度贏得同事尊重。而“春泥公益”組織也持續關注其家庭近況,自2022年起建立崗位安置與定期資助雙軌機制,除在工作安排上提供便利,還堅持每年提供兩次生活資助。2025年學雷鋒月,歷經六年堅守的幫扶計劃再次啟動,服務隊將全年總籌款9820元中的4000元定向支持許阿姨家庭,餘款用於敬老助老項目。
從偶然善舉到長效機制:春泥精神的傳承之路
許阿姨的幫扶歷程,折射出“春泥公益”八年來的成長軌跡。
2017年,執法人員錢亮在巡查中偶然得知,下原鎮一名特困學生因家庭貧困被迫走讀,每日往返十多公里。實地走訪後,執法人員被“漏雨的平房”和“半碗醬油拌飯”的場景觸動,主動承擔起該學生每年3000元的食宿費用,並聯合學校減免其他費用。受此啟發,如皋大隊以“落紅不是無情物”為靈感,成立“春泥公益”志願服務隊,建立“發現、評估、幫扶、跟蹤”的閉環機制。
八載春秋,初心如磐
八年間,服務隊從最初的4人發展至40人,累計幫扶7名特困學生完成學業。同時,團隊深度參與政府公益項目,並創新開展“親子公益行”等特色活動,累計組織400人次赴福利院提供養老關愛服務。“春泥不爭枝頭艷,願潤新芽待花開。”服務隊首任隊長錢亮的筆記本扉頁上,寫著這句團隊自勉詩。
八載春秋,初心如磐。這支從“偶然觸動”到“專業賦能”的愛心隊伍,已將幫扶網絡延伸至助學、助老、助困三大領域。周小輝表示:“春泥不想做轉瞬的煙火,而是要成為紮根大地的根系,讓每一次幫扶都能催生持久向善的力量。”(文/圖 宋曉榮 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