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文化之筆 繪産業新卷 淮安博裏鎮書寫“土特産”振興答卷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3-17 15:32:35

  在江淮平原的沃土上,淮安博裏鎮似一幅田園畫卷緩緩鋪展,以文化為魂、以農産為脈,將鄉土基因與現代活力交織融合。

  近年來,博裏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既守鄉土文化根脈,又激發特色産業動能,讓“土”的底蘊更醇厚、“特”的優勢更鮮明、“産”的鏈條更蓬勃,走出了一條文化與經濟共生的鄉村振興之路。

  守鄉土之根,綻放非遺新韻,讓文化成為“看得見的鄉愁”

  博裏鎮的“土”,是農耕文明浸潤出的文化肌理。作為“中國現代民間繪書畫鄉”,農民畫以粗獷的線條、濃烈的色彩,描繪著真實的鄉土生活,被讚為“泥土裡長出的藝術”,更有詩詞楹聯、刺繡、雜技等文化技藝聞名全國。為進一步擦亮文化“土特産”品牌,博裏鎮以“活態傳承”為核心,構建起“挖掘-保護-轉化”的全鏈條體系。

  “老手藝”走進新生活。博裏農民畫創作小組將傳統農耕場景與現代鄉村新貌結合,推出“振興故事”“四季農事”“畫裏淮安”等系列畫作,其中6幅作品入選2025年度“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全國美術作品展。2025年春節期間,博裏農民畫還與肯德基聯合創作了新春限定包裝,讓消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非遺農民畫的獨特魅力。

執文化之筆 繪産業新卷 淮安博裏鎮書寫“土特産”振興答卷_fororder_圖片11

農民畫賦能肯德基打造吸睛新春限定包裝

  “非遺傳承”有了新陣地。在江蘇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博裏村,打造了一座博裏田園詩畫苑,以供農民畫家們進行創作、培訓、交流 、研究、展覽。鎮黨委牽頭開展“百名農民畫師培養工程”,培育多名青年傳承人,讓老手藝煥發新生機。農民畫公益課堂吸引眾多周邊農戶、返鄉青年、中小學生參與學習,還專門開設了殘障人士培訓班,給他們帶來新的希望。

執文化之筆 繪産業新卷 淮安博裏鎮書寫“土特産”振興答卷_fororder_圖片12

農民畫公益課堂

  “小文創”撬動大市場。博裏鎮以“鄉土美學”破題,將農民畫元素融入現代文創,推出10餘款産品,成為遊客喜愛的“鄉村伴手禮”。推動文旅融合,打造“非遺+”研學遊路線,遊客可親手繪製農民畫、體驗刺繡工藝、欣賞仇橋雜技,積極探索鄉村旅遊特色化、精品化路徑。

  聚特色之魂,激活産業動能,以新質生産力撬動“舌尖經濟”

  博裏鎮的“特”,源於對土地的敬畏與深耕。這裡水系縱橫、土壤肥沃,盛産優質稻米、羊肉、黃鱔等,“水墨博裏”農産品品牌熠熠生輝。

  向生態要價值。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打造千畝稻鱔綜合種養産業園。國家富硒農産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的種植專家長期駐點三元村富硒稻米種植基地,一千畝富硒稻米被多家公司全部提前認購,在上海、西安、無錫等地供不應求。

執文化之筆 繪産業新卷 淮安博裏鎮書寫“土特産”振興答卷_fororder_圖片13

富硒稻米種植基地

  向加工要效益。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博裏鎮成立鎮級鄉村振興公司,將全鎮的大米加工廠、烘乾廠、羊肉食品加工廠、真空包裝廠等內外資源有效整合,形成完整的産業鏈條,推出富硒米、血糯米、紅燒羊肉、農家臘味禮盒等産品,讓初級農産品變身“舌尖美味”。

執文化之筆 繪産業新卷 淮安博裏鎮書寫“土特産”振興答卷_fororder_圖片14

品種多樣的農産品

  向品牌要市場。註冊“水墨博裏”集體商標,統一設計包裝,手繪農民畫印著的是匠心、更是鄉愁。積極參加各級農産品展銷會,在抖音、京東、微信小程式等平臺開設“水墨博裏”優選店舖,打造村級小微直播間,紮實培養新時期“新農人”,用方言講種植故事,讓“土味”變成“流量”。不斷探索創新村級“N+電商”發展模式。

  在博裏,文化與農産絕非割裂的個體。農民畫中的金色稻浪,正是萬畝良田的真實寫照;非遺工坊裏繡娘手中的絲線,也編織著農産品的文化附加值……

  如今,博裏鎮在積極探索鄉土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開闊,鎮裏298名農民畫師、176名農民繡娘年創作超千幅作品,為農戶每年增收萬元以上;賦能富硒大米、博裏羊肉等農産品,銷售破千萬元。

  未來,博裏鎮將繼續執文化之筆、蘸産業之墨,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書寫更多“土生土長”的傳奇。(文/圖 賈雷 劉晨)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