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州市海陵區司法局創新構建以“全面化、常態化、個性化”為核心的“三維監管”體系,通過精準摸排、動態監督與心理疏導的有機結合,實現社區矯正對象、安置幫教對象及後續照管對象“零犯罪”“零復吸”的顯著成效。這一模式不僅為特殊人群回歸社會搭建了橋梁,更為社會安全穩定提供了堅實保障。
常態化監督,數字賦能築牢“監管防線”。依託“省廳內網平臺”、“藍信管理模組”及“雙巡查”機制,海陵區實現特殊人群監管的“全天候、無死角”。通過內網平臺的每日不定時定位巡查,社矯對象的藍信平臺每日“打卡”,司法所結合村居網格員不定期的巡查、隨機抽查,實時掌握動態。城東司法所通過巡查預警發現劉某夫妻矛盾後,啟動“包案調解”機制,調解員多次入戶溝通,最終化解糾紛,避免矛盾升級。此外,司法所定期聯合派出所開展季度風險評估,對高風險對象實施“一人一檔”重點管控,確保隱患早發現、早干預。一季度,累計糾正違規行為5起,社矯對象自律意識顯著提升。
個性化疏導,精準幫扶點亮“回歸之路”。針對特殊人群差異化需求,海陵區推行“一人一策”幫扶方案。司法所定期開展“一對一”心理輔導,聯闔家屬召開“面對面”警示會,引導大家重塑價值觀。例如,對因家庭關係緊張的安置幫教對象李某某,司法所聯合心理諮詢師制定干預方案,通過家庭治療、法律教育雙管齊下,幫助其修復親情紐帶。同時,通過“正向激勵”機制,對表現良好的對象提供就業推薦、創業扶持。一季度,王某某在司法所幫助下成功創業,並主動加入志願者隊伍,成為“回歸典型”。
全面化摸底,多維排查繪就“風險圖譜”。海陵區司法局以“底數清、情況明”為目標,構建立體化摸排網絡。社矯大隊聯合司法所、派出所、民政等多部門,通過家庭走訪、社區隨訪、鄰裡訪談等方式,對特殊人群的生活背景、心理狀態、社會關係進行360度掃描。例如,司法所通過走訪發現後續照管對象王某某其家庭矛盾及就業困境後,迅速啟動聯動機制,協調人社部門提供技能培訓、就業崗位推薦,民政部門落實臨時救助,從源頭化解風險隱患。目前,全區已建立完善動態信息庫,每月更新特殊人群數據,一季度,解決住房問題1件,有效消除不穩定因素。
海陵區“三維監管”模式印證了特殊人群管理需“剛柔並濟、精準施策”。一方面,數字化手段與人力巡查的結合,破解了傳統監管的滯後性;另一方面,心理疏導與幫扶解困的同步推進,有效消解了對象對抗心理。下一步,海陵司法局將拓展至心理評估智慧化、幫扶資源社會化,推動特殊人群管理向“預防-干預-修復”全鏈條升級,為“平安海陵”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文 江小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