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近日,南通市某某食品有限公司向海門區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常樂鎮楊大姐工作站負責人楊立娟贈送“為民辦實事,服務暖人心”錦旗。
近年來,南通市海門區積極貫徹“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設身處地為企業著想、助企業發展。海門區法學會團結帶領廣泛法學會法律工作者,助力企業規範生産經營、維護安全穩定、處置矛盾問題,以鐵一般的擔當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永做企業最值得信賴的免費法律顧問。
積極投身國家立法,主動反映企業訴求。2024年,法學會在全國人大海門基層立法聯繫點設立首席法律諮詢專家服務站,主動“靠”、深入“研”、積極“引”,主動聽取企業建議,及時傳遞企業聲音,發揮立法“直通車”作用。海門區法學會參與民營經濟促進法、會計法等4部法律草案、《南通市知識産權促進和保護條例》8部省市條例的立法徵詢工作,提出立法建議35條,其中15條建議被呈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區法學會獲評海門基層立法聯繫點“2024年度立法徵詢先進單位”;一條立法建議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採納,並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第三十五條中予以體現。區法學會打造“企暖花開法治行”活動品牌,推動青年普法志願者“基層行”走深走實,共開展法治宣傳活動115場,走訪企業和個體工商戶3152家,受教育群眾近10萬人次,邀請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專家來海講授《法律衝突視野下中國海外僑民的法律保障》,引導僑商僑領樹牢國家意識,用好法律知識,守好合法財産。
全力推動法治招商,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區法學會向全區11家基層法學會工作站、426名法學會會員、90名法律諮詢專家庫成員發出倡議,鼓勵大家積極參與項目招引、合同簽訂、服務保障等招商服務工作,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推動保障措施落實;發揮首席法律諮詢專家“法律素養高、能力素質強、風險意識好、服務態度優”等優勢,通過專家預約問診、按時坐診、接待處診、聯合會診等形式,為企業提供法律建議、推動依法處置、助力企業發展。2024年,區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共接待企業諮詢85家,提供法律建議113條,協助受理涉企員工法律援助25起。124名公職律師深度參與600余次項目談判,為海太長江隧道、北沿江高鐵等省市重大工程提供全生命週期法律服務,以法治思維破解項目建設要素保障難題,護航重大項目落地實施。首席專家孔德娥全程服務50億元恒羲光伏項目,相關工作經驗受到區委主要領導表揚。包場鎮法學會工作站聚焦“服務重大項目、打造魅力港城”,三星鎮法學會工作站突出“三融”共治(雙網融合、力量融入、平安融創),服務“家紡之都”;常樂鎮法學會工作站圍繞“傳播張謇法治理念,建設平安幸福常樂”。
守護企業合法財産,全力推動企業脫困。區法學會簽訂《“東洲法學”黨建聯盟協議書》,發揮區法學會功能型黨委作用,團結依靠黨建聯盟單位,合力發揮黨建引領優勢,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區民法民訴法研究會(法院)推出“涉企服務工作直通車3.0”,將法律諮詢、案件調解、勝訴權益兌現、破産保護、信用修復等貫穿“立審執破”全流程,建立海門區建築工程糾紛調解“首席”工作室,引導民營企業預重整、重整、和解,幫助9家企業涅槃重生。區行政法學研究會(司法)牽頭行政執法檢查“綜合查一次”工作改革,公佈首批“白名單”企業,推行“入企掃碼”,設立“企業安靜日”,2024年涉企檢查頻次同比下降14.2%。
海門區法學會正以“幹字當頭”的奮鬥姿態、“幹出精彩”的目標追求,“紮實做好繁榮法學研究、服務法治實踐、加強法治宣傳、培養法治人才等工作”,全力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保障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文 沈海豐 施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