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出海,企業應該如何制定策略;桑梓情深,興商又怎樣與家鄉“雙向奔赴”……4月26日,在泰州興化團市委舉辦的新生代企業家知行成長沙龍上,與會專家、企業積極建言獻策,讓100多名年輕企業家受益匪淺。
“企業該出海的還是要出海,但對美出口要做最壞的打算。”中信證券宏觀分析師王希明建議,企業一方面要堅決出海,另一方面要深耕國內市場,搶抓我國服務消費較快增長時機,佈局育兒、養老、文旅等産業。
“不出海就出局。”上海虹口區國際法律服務顧問何艷認為,中企出海是大勢所趨,但不能盲目出海,“合規是紅線,安全是底線。”“企業出海面臨著經濟環境、技術環境、金融環境等方面的風險。”何艷建議企業做好前期調研與戰略準備、合規體系搭建、本地化深度運營以及運營風險防控等。
賦能企業發展,活動現場,興化團市委還聯合市監、稅務、人社等部門發佈了青春助企服務團服務清單,涵蓋政策諮詢、融資對接、人才培訓等多個領域,旨在為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支持,助力企業快速成長。比如聚力打造“共享檢驗室”2.0版本,建立食品生産企業技術共享、人才共享、資源共享機制,幫助解決檢驗人員缺失、檢驗設備缺乏、檢驗資金缺少的“三缺”難題;深入開展“你點我辦、你評我改”、“千企專服”行動,廣泛收集青商企業經營發展問題,提出産品技術革新、融資“造血”、市場拓展等建議。
在主題交流環節,興化市在京青年人才聯合會代表顧竹、盧明坤,興化市興滬青年人才聯合會代表陳友樂圍繞“企業發展、助力家鄉、地方賦能”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年輕企業家結合自身創業經歷,分享市場洞察與行業趨勢。
“對我們企業來説,這場沙龍不僅幹貨滿滿,還很及時,能幫助我們少走很多彎路。”江蘇瑞仕達電氣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宏瑞坐在台下,不時在筆記本上記下要點。“我們企業主要生産配電櫃等供電設施以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去年開始佈局海外市場,首個海外倉今年2月在泰國運營了。”何宏瑞介紹,公司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了40%,目前正緊鑼密鼓推進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地海外倉佈局工作。
自新生代企業家“圓桌對話”機制創設以來,興化團市委圍繞4項培育舉措,聚資源、搭平臺,助力新生代企業家快速成長。“以青春本色擦亮興化標杆,傳承‘篳路藍縷、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永葆‘闖’的勁頭、‘創’的勇氣、‘幹’的擔當。”興化團市委書記童洋帥希望新生代企業家爭當科技創新的“領跑者”,以新質生産力賦能産業升級;爭當反哺家鄉的“踐行者”,以赤子情懷助力共同富裕;爭當向上向善的“追光者”,在興化高品質發展的征程上書寫更加精彩的青春華章。(文 季彪 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