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晚,電影《內沙》在南京盧米埃影城金鷹新街口店舉行提前點映活動,吸引眾多影迷前來觀影。映後,導演楊弋樞與南京大學教授、博導,文學院副院長高子文一同與現場觀眾進行了分享交流,共同探討影片背後的創作理念與深刻內涵。
映後見面會 供圖 電影片方
《內沙》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楊弋樞執導,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獻民監製,非職業演員張丹、趙川主演。影片將鏡頭對準長江入海口淤積而成的崇明內沙島,講述了青年女性小余在農場主湯老師的理想主義感召下紮根有機農場,試圖構築理想生活,卻在母親到訪、農場經營危機等現實問題面前,重新審視自我與現實邊界的故事。
影片以近乎白描的敘事手法、簡約克制的鏡頭語言,將人物情感暗流藏于平靜日常之下,借詩意影像與超現實片段,展現現代人生命河流的“淤積”與掙扎,引發觀眾對理想與現實的思考。該片于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新風單元國際首映後,接連入圍多個國際電影節單元,並斬獲西班牙赫羅納國際電影節“榮譽提名獎”,備受國際影展矚目。
電影劇照 供圖 電影片方
在映後交流環節,導演楊弋樞分享了影片的創作初衷與拍攝過程中的點滴故事。她表示,希望通過《內沙》探討個體與土地、家庭與理想的深層聯結,展現當代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困境與掙扎。影片中的小余這一角色,既是女性堅韌品格的化身,也是當代青年理想主義的縮影。她在故事裏的種種表現,既是對土地深情的告白,也是對現實倔強的反抗。
南京場合影 供圖 電影片方
高子文教授也對影片給予高度評價,稱讚影片中每個角色都十分鮮活,如經營有機農場卻缺乏管理運營能力的“湯老師”,以及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情緒控制極佳的女主角“小余”,他們的故事仿佛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現場觀眾也積極提問,與導演和嘉賓展開熱烈討論,交流對影片的理解與感受。大家紛紛表示,《內沙》雖然是一部小成本電影,卻以獨特視角撬動了對宏大命題的書寫,導演摒棄戲劇化的衝突,以慢節奏的日常描摹、自然光效的運用以及演員質樸本色的表演,讓觀眾沉浸于真實的生活肌理中。
《內沙》將於5月13日通過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與全國觀眾見面,這部兼具藝術價值與人文關懷的電影,將在大銀幕上引發更多觀眾共鳴。(文 何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