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跟著新書去旅行”——驍騎校《下一站,彭城廣場》讀者見面會在徐州市回龍窩舉行。活動由徐州市委宣傳部、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徐州市文聯主辦,作家驍騎校、網絡作家代表、書友代表100余人參加。
在網絡文學界被稱為“大神”級作家的驍騎校是徐州人,本名劉曄,作品曾獲紫金山文學獎、茅盾新人獎等大獎。這部被作者稱為“散文詩化”的網絡小説,于上月在北京召開的作品研討會上受到業界好評。
現場交流
《下一站,彭城廣場》小説以 “穿越” 為核心敘事手法,在三重時空中呈現歷史與現實碰撞中的徐州故事。驍騎校介紹,自己在徐州生活、工作30多年。作為徐州人,一直覺得 “欠家鄉一本書”,於是萌發了《下一站,彭城廣場》的創作想法。“當我在彭城廣場下面的城下城遺址博物館參觀,看到明末徐州城的北門大街、鐵匠舖和豆腐坊遺址時,腦海中自然孕育出這個故事。”
驍騎校2023年春天深入徐州地鐵彭城廣場站體驗生活數月,與地鐵員工共同工作,並在圖書館查閱大量歷史資料,將豐富的徐州生活和歷史細節融入書中。全書通過51章29萬字穿梭于古今,描寫一群小人物的掙扎與尋覓,通過充滿市井煙火氣的書寫,展現古彭城、今徐州的歷史風貌和文旅資源。驍騎校坦言:“這部小説看似與地鐵相關,但實際上講的是一個群像、一座城的故事、一部徐州傳,表現徐州人的精神內涵。”
徐州市文聯副主席沈士峰評價稱,徐州有5000年文明史和2600年建城史,《下一站,彭城廣場》將精彩故事置於流動的歷史長河中,貫通過去、現在與未來,生動刻畫了徐州人的忠貞勇敢、天下為先、有情有義。
《下一站,彭城廣場》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推介徐州的文化名片。
在故事情節中,彭城七里沿線的文廟、大同街、快哉亭、回龍窩、戶部山、雲龍山等重要地標頻繁出現,多視角展現徐州的人文底蘊和城市發展,與徐州正在實施的彭城七里城市更新項目的文化內涵相呼應。
小説大量運用了 “辦肆”“管乎” 等徐州方言詞彙,許多故事情節在街頭巷尾的小飯館中展開,巧妙融入徐州燒烤、地鍋雞、蒜爆魚、烙饃卷馓子等特色美食,煙火氣的描寫令人垂涎。
以高流量的網絡文學代言城市文旅,《下一站,彭城廣場》的出版對徐州而言恰逢其時。活動中,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聘任驍騎校為 “徐州文旅推介官”。該局還現場推介了彭城七里旅遊精品路線,邀請書友在徐州綿延千年的城市中軸線上開啟浪漫的Citywalk。(文/圖 徐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