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地質公園亮相南京礦博會 壽嘉華等專家考察園區建言獻策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5-18 15:17:24

  位於南京市六合區橫樑街道米家洼的南京雨花石地質公園,基本保持著原生態的建設。一夜大雨過後,鵝卵石與泥土混合的路面,人走上去鞋子就會拖泥帶水。

  儘管如此,5月16日上午,還是有一批在全國地質領域成就卓著的領導和專家走進園區考察調研。這是2025中國南京(國際)礦物寶石化石博覽會(以下簡稱“南京礦博會”)開幕後的一首“進行曲”,體現了領導和專家對雨花石地質公園建設的關心與支持。

雨花石地質公園亮相南京礦博會 壽嘉華等專家考察園區建言獻策_fororder_圖片5_副本

領導和專家參觀雨花石博物館 攝影 范素麗

  前來考察的領導有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觀賞石協會創會會長壽嘉華,江蘇省政協原常委、江蘇省地質礦産局原局長、中國觀賞石協會高級顧問潘正勤等。

  壽嘉華在南京礦博會開幕式上,生動地講述了“石”與“時”的共鳴。“南京素有‘六朝古都’‘石頭城’的美譽,長江文明與地質奇觀在此交融,長三角的經濟活力與學術底蘊在此匯聚。未來五天,這場匯聚全球智慧、融合多元文化的礦物盛會,將為産業發展帶來新機遇,為科普教育開闢新路徑,為文明互鑒搭建新舞臺。”

雨花石地質公園亮相南京礦博會 壽嘉華等專家考察園區建言獻策_fororder_圖片6_副本

交流活動現場 攝影 范素麗

  再次來到南京,壽嘉華心裏還惦記著一件事:到雨花石地質公園走一走看一看。幾年前,她在南京聽取過該園董事長王道林關於公園未來發展的彙報。她對雨花石“以小見大”寄予厚望。

  雨後天晴,雨花石地質公園草坪碧綠,空氣格外清新。10時許,前來“淘”石的遊客漸漸多了起來。

  在會議室,壽嘉華等一行聽取了公園“文化價值、項目優勢、功能規劃”等相關工作彙報。王道林説:“公園位於六合區橫樑街道米家洼。當地政府出臺有力措施,全面停止採礦,經過開發修復保留了砂礦開採的垂直斷面、獨特的礫石層形成的雨花臺組地貌。六合雨花石已與金陵雲錦、金陵金箔並稱南京‘文化名片’。”

雨花石地質公園亮相南京礦博會 壽嘉華等專家考察園區建言獻策_fororder_圖片7_副本

雨花石展品參觀現場 攝影 范素麗

  對公園發展給予全力支持的六合區人民政府、區規資局、區文旅局、橫樑街道相關領導,六合區老領導徐致清,南京雨花石協會會長戴康樂等出席會議。

  壽嘉華等領導詳細了解了公園的規劃,為公園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

  王道林説:“雨花石地質公園項目定位就是將南京雨花石文化記憶通過場景再現,打造一個賞石、淘石文化主題公園,讓雨花石文化不斷發揚光大,使之成為廣大雨花石愛好者的樂園。在籌建過程中,橫樑鎮政府給予了積極指導,有政府的支持,有在座專家領導的關心,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在雨花石博物館參觀時,壽嘉華對雨花石展覽“我從長江來”主題表示讚賞,並與大家在展標下留下珍貴照片,讓記憶與雨花石共存。她還為博物館寫下了“請到雨花石公園看花、品茶、賞石、淘寶”的贈言。

  近年來,公園先後舉行了“我從長江來——盛世龍騰雨花石精品展”“我從長江來——第三屆精品雨花石展”“襄陽米公祠南京雨花石展”“朝花夕石·畫意六合——橫樑街道2024年春季文旅嘉年華暨世界地球日”“2024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周之藝術家雨花石鑒賞”“胡玫版電影《紅樓夢之金玉良緣》與南京雨花石”“雨花臺組創名100週年巨型紀念石揭幕儀式暨雨花臺組保護與利用研討會”等各種大型活動,開啟了豐富的“石”光之旅。

雨花石地質公園亮相南京礦博會 壽嘉華等專家考察園區建言獻策_fororder_圖片8_副本

壽嘉華為雨花石地質公園題寫贈言 攝影 范素麗

  調研中,壽嘉華等領導還實地觀賞了“雨花臺組”創名100週年巨型紀念石,認為它為南京“文化名片”雨花石拓寬了發展渠道,讓雨花石獲得“重生的力量”。

  王道林表示,南京礦博會讓他們有機會拓寬了眼界,增加了交流渠道。在人工智能技術重塑社會形態的當下,博物館與科普場館正面臨數字化、互動化、跨界化的深刻變革。公園將打造沉浸式研學區,引導觀眾穿越億萬年感受地球脈動,讓公園與博物館在AI時代構建“科技+文化+教育”的立體傳播生態,為産業發展、科普教育、文明互鑒搭起新的舞臺。(文 梁平 謝榮新)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