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一場匯聚中外學術力量、聚焦鄉村發展的國際暑期學校在東南大學拉開帷幕。此次“創新性鄉域景觀”國際暑期學校由東南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聯合主辦,安徽建築大學與合肥工業大學共同參與,開啟了全國首個“中美夏校進鄉村”的獨特教育實踐。
本次研學自5月22日起,為期16天,行程跨越上海、南京、徽州、杭州四地。來自中美四所高校的60余名師生將深入不同地域,探索多樣景觀背後的奧秘,以鄉土大地為廣闊畫布,以創新思維為靈動畫筆,跨越太平洋展開一場深度學術對話。
暑期學校行程
東南大學建築國際化示範學院院長戴維·萊瑟巴羅指出,本次研學致力於解決“城鄉融合”這一核心問題。儘管任務艱巨,但在當下,這無疑是該領域最為緊迫的重要議題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夏校課程設計獨具匠心,凸顯“時空折疊”的精妙構思。既包含對歷史建築景觀的當代創新性轉譯,又有對當代城鄉融合發展現實問題的深刻叩問,更不乏對未來鄉域發展蘊藏潛能的積極探索。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彤闡釋了課程背後的深意:“此次研學課程帶領大家深度走進中國鄉村,聚焦鄉土中國的文脈傳承與創新發展,讓大家親身感知在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進程中,鄉域景觀所呈現出的創新性演進,進而為解決鄉村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貢獻智慧與力量。”
夏校將圍繞“城鄉融合的觀念認知與路徑探索”“鄉域地景中的設計智慧與新生潛能”“面向鄉域未來的創新思維與創意架構”三大關鍵議題,通過文獻學習、田野調查、創新設計等多元方式,力求形成兼具學術深度與實踐價值的創新成果。
東南大學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深厚淵源已跨越百年時光,且歷久彌新。回溯上世紀20年代,中國第一代建築學子負笈賓大,其中楊廷寶等傑出人物以優異成績畢業歸國後,在東南大學執教,不僅為東南大學建築學奠定了堅實的學術根基,更開創並引領了中國現代建築實踐與教育的發展之路。
此次活動積極響應“5年5萬”中美人文交流倡議,延續2024年“設計結合自然”主題展的學術脈絡,旨在解碼中國鄉域景觀的美學基因。夏校成果將以研究型成果、設計型成果或兩者兼具的形式精彩呈現。(文/圖 孫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