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黃海海域迎來“小開漁”時刻。午時前後,隨著一聲汽笛響起,停泊在南通如東洋口國家中心漁港港池內,符合“小開漁”開捕條件的200余艘漁船紛紛拔錨啟航,順著潮水魚貫而出,奔赴“藍色牧場”,向海“爭鮮”。這也標誌著歷時三個多月的黃海伏季休漁期正式結束,沿海漁民迎來了新一輪的耕海牧漁生活。從8月6日起,大黃魚、小黃魚、鯧魚、帶魚、金鉤蝦、梭子蟹等一批海中珍饈將陸續重返市民餐桌。
漁船出港
“終於可以出海作業了,我申請的捕撈許可證是刺網類,可以捕撈梭子蟹、馬鮫、石斑魚、黃姑魚等魚蟹。”蘇如漁14139的船老大蔡群山難掩喜悅,“船上4名船員都是從事這行二十多年的老把式,大家提前給漁船做了全面‘體檢’,帶足了半個月的生活物資,只要沒有進港避風的通知,這次將在海上連續捕撈10天。”蔡群山説。期間,他們捕撈的“蝦兵蟹將”將託付給素有“海上街溜子”之稱的運鮮船送回岸上。“三伏天太熱了,漁獲保鮮最重要,我們大概兩三天就給運鮮船送一波,希望能有個好收成!”
開漁是海洋漁業生産的重要時點,此次黃海海域“小開漁”解禁出海的船舶涵蓋單船桁桿拖蝦類、籠壺類、刺網類和圍網類4種作業方式的漁船,捕撈種類主要有梭子蟹及部分小黃魚、銀鯧。“如東海域範圍內主要是單船桁桿拖蝦和刺網兩類捕撈作業方式,8月5日和6日兩天,符合條件的漁船將分批從洋口漁港和劉埠漁港出海。”如東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陳建建介紹,2025年如東共有265艘漁船申請到專項捕撈許可證,另有鹽城、海安等地的60余艘漁船“借港出海”。同時,該縣還有21艘漁船申請到江蘇省沙海蜇專項捕撈許可證,將於8月10日出海捕撈海蜇。“在開捕前,我們聯合各沿海鎮區對所有符合開捕條件的漁船進行了漁船適航和船員適任安全性檢查,確保漁船安全合規出海作業。”
此次“小開漁”,如東海域共有300余艘漁船從兩大漁港碼頭出海“搶鮮”,正式開啟“第一捕”。按照往年慣例,兩到三天后,“第一網”黃海海鮮將批量上市。此外,解禁帆張網、拖網及其他作業方式的“大開漁”設置在9月16日中午12時開捕。(文/圖 徐書影 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