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博物館:巨大冰屏為全國博物館序廳首創
來源:瀋陽日報  |  2021-12-20 11:37:20

  原標題:明天(12月21日)開館 本報記者昨日提前探營瀋陽博物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博物館1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博物館2

  瀋陽博物館明天(12月21日)開館,記者昨日提前探營。

  走進瀋陽博物館,首先會被眼前如夢似幻的巨大藍色螢幕吸引。乍一看,螢幕上的圖案好似東北人家冬天窗戶上的冰花,仔細觀察才發現,每一個圖案都包含瀋陽各個重要歷史節點。這個冰屏,是全國博物館序廳設計的首創。也是從這裡開始,觀眾將打開“歷史之窗”,去感受瀋陽這座城市的發展和變遷。

  很唯美

  巨大冰屏為全國博物館序廳首創

  與瀋陽博物館的“初見”,就在唯美的中庭。穹頂依照故宮大政殿天花藻井紋飾,以金字福祿壽禧為設計內容,利用光能驅動技術,將陽光引入,投射在地面上,形成巨大的時間日晷,讓每一位觀眾都可以感受瀋陽歷史的更迭和時空的轉換。

  正面的冰屏將北方特有的冰花圖案和能夠代表瀋陽重要節點的歷史內容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冰屏歷史壁畫藝術。“冰花”中有秦開、努爾哈赤等創造瀋陽歷史的人物,有韆鞦萬歲瓦當、銅鏡等代表瀋陽的考古重要發現,也有無垢凈光舍利塔、大政殿等地標建築。與正中冰屏相對應的,是兩側展廳墻上的環屏。屏上書寫著文人墨客留下的詩句,觀眾可以通過詩句了解瀋陽不同時期的歷史風貌。

  瀋陽博物館籌建工作負責人楊陽告訴記者,冰屏象徵著瀋陽先民們留下感天動地的歷史傳奇,他們的精神猶如冰花,越是嚴寒、越是黑暗,越強盛、越驚艷,體現瀋陽人自強不息的精神。

  站在中庭,能看到二樓和三樓的擋板。當投影設備啟動後,這些電控玻璃做成的擋板可以切換成霧幕,形成一個立體觀影區,為觀眾播放數字影片,十分震撼。

  很沉浸

  行走其中時時會“穿越”

  瀋陽博物館使用全新的現代化展示手段,依託多年來瀋陽考古發現的珍貴歷史文物,將獨具瀋陽地域文化特點的歷史畫卷一一打開。觀眾參觀過程中,常常會在不經意間“穿越”,與復活的歷史人物“相遇”。

  一樓大廳放置著一台懸浮屏設備,用手指在空氣中輕輕推動,螢幕中展示的文物就會順著手指的方向任意轉動。二樓瀋陽源流展廳的“歷史之門”,使用1:1真人比例全息顯示技術和歷史人物復活技術,為觀眾展示了遼金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態,人物一顰一笑,靈動逼真。近代風雲展廳最後一幕的精巧構思,讓觀眾有沉浸式體驗之感——在瀋陽中街這條古老的街上,三維投影的軍隊和市民歡天喜地,迎接經歷了硝煙後重生的城市。鑼鼓喧天的場景,讓記者不禁沉浸在瀋陽解放這歡樂的氣氛當中。

  據介紹,在展陳設計中,瀋陽博物館採用多項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沉浸式體驗文化裝備技術,廣泛應用無屏懸浮顯示技術和空間定位技術、阿爾法顯示技術、1:1真人比例全息顯示技術和歷史人物復活技術、五通道阿爾法顯示和全息數智人技術等,實現全新的感官、交互體驗。館內數字化應用項目達24項。

  很珍奇

  三件“鎮館之寶”不能錯過

  全新的瀋陽博物館是一座全面反映瀋陽地域歷史文化的綜合類博物館,展館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米,共有文物2535件(套)。在各有韆鞦的文物展品中,有三件珍品,也是瀋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觀眾絕對不能錯過,那就是位於二樓的《瀋陽歷史陳列》中的遼代黃金面具、遼代白釉黑彩梅瓶、遼代白釉褐彩梅瓶。

  瀋陽博物館社教部主任姜歡介紹,展出的黃金面具是目前所見等級最高的金屬葬具,于2017年在康平張家窯林場出土,是遼金時期的珍貴文物,被發現時面部朝下,四週略微擠壓變形,經檢測含金量達到了85%,配有銀絲網絡。因沒有發現墓誌,墓主人身份至今成謎,猜測是蕭氏後族成員。

  遼代白釉黑彩梅瓶是秋捺缽體現在器物上的首例出土文物,堪稱海內孤品。在遼代白釉褐彩梅瓶出土之前,學界認為釉下黑彩是金元時期才出現的瓷器裝飾風格,這件梅瓶將釉下黑彩瓷器出現的年代提前至遼代,改寫了中國陶瓷關於釉下彩技法的歷史。

  很華麗

  盡顯皇家珍寶的富麗堂皇

  瀋陽博物館處處透漏著“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應有的華美特質和濃郁的文化氣息。

  在一樓《大器精工——瀋陽故宮藏清代宮廷傢具展》中,所有展品極具皇家特色,不僅反映了皇帝的審美觀,也是國家禮制、皇家奢華生活的直觀展現,處處體現著皇權至上的封建意識。觀眾可以觀賞到清紅漆雕龍交椅、清紫檀木浮雕雲龍小立櫃等珍貴文物。《宮苑佳器 煥彩凝祥——瀋陽故宮藏清宮琺瑯器展》的金紅琥珀色背景,讓人一走進就有富麗堂皇之感。策展人、瀋陽故宮博物院藝術研究部副主任李曉麗告訴記者,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清宮琺瑯器,此次展覽特別準備了相關書籍,觀眾可以通過書籍對清代琺瑯器的製作工藝、文化內涵進行了解。

  二樓《瀋陽歷史陳列》天眷盛京展廳的“晨鐘暮鼓”場景,通過光影變化、背景畫與前置實景的結合,讓觀眾感受王公貴族與黎民百姓在盛京城內安居樂業的“盛京十二時辰”。據介紹,該場景所有背景畫均為畫家現場繪製,精美絕倫。(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劉海搏/文 主任記者 李浩/攝)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