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歷史之音” 瀋陽博物館開館迎接首批觀眾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12-22 12:55:55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黃非):遼代金面具、遼白釉黑彩梅瓶、出土于新樂遺址的“太陽鳥”木雕、明清民窯青花瓷……12月21日,籌建36年、啟建3年余的瀋陽博物館正式開館。當日13時,伴隨著隆隆的歷史“鐘聲”,瀋陽博物館迎來首批觀眾。

聆聽“歷史之音” 瀋陽博物館開館迎接首批觀眾_fororder_博物館1

瀋陽博物館首批觀眾準備入館 攝影 黃非

  瀋陽博物館坐落于瀋陽市沈河區市府大路363號,是一座全面反映瀋陽地域歷史文化的綜合類博物館,將原本分散于瀋陽各處的歷史文化遺存匯聚于一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瀋陽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無窮魅力。

  “有別於紀念館、遺址類博物館的是,瀋陽博物館是一個綜合類博物館,主要以展示瀋陽出土文物為主,配合先進科技的呈現方式,展現當地對文物的保護和利用。”瀋陽博物館負責人楊陽介紹道。

聆聽“歷史之音” 瀋陽博物館開館迎接首批觀眾_fororder_博物館2

瀋陽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的遼代金面具 攝影 黃非

聆聽“歷史之音” 瀋陽博物館開館迎接首批觀眾_fororder_博物館3

瀋陽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的遼白釉褐彩梅瓶 攝影 黃非

聆聽“歷史之音” 瀋陽博物館開館迎接首批觀眾_fororder_博物館4

瀋陽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的遼白釉黑彩梅瓶 攝影 黃非

聆聽“歷史之音” 瀋陽博物館開館迎接首批觀眾_fororder_博物館5

新石器時代碳化木雕藝術品——新樂遺址“太陽鳥”木雕 攝影 黃非

  瀋陽博物館包括常設展廳、精品臨展、清文化主題展等。其中,常設展廳瀋陽歷史陳列館是從11萬年前開始追溯、回顧瀋陽的發展與變遷,分為“瀋陽源流”“天眷盛京”“近代風雲”三部分。精品臨展“璀璨·融合——遼河流域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薈萃”側重於展現遼河流域孕育出的獨具特色的文化。“人間煙火撫凡心——瀋陽博物館藏明清民窯青花瓷展”側重於展現青花瓷清麗淡雅的色彩和素坯勾勒的韻味。

  此外,瀋陽博物館還設有“大器精工——瀋陽故宮藏清代宮廷傢具展”“宮苑佳器、煥彩凝祥——瀋陽故宮藏清宮琺瑯器展”兩大清文化主題展。

聆聽“歷史之音” 瀋陽博物館開館迎接首批觀眾_fororder_博物館6

觀眾一邊參觀一邊拍照留念 攝影 黃非

  在一樓的清文化主題展中,觀眾趙先生帶著6歲的女兒邊看邊講。他説:“平時經常帶女兒逛博物館,今天正好是瀋陽博物館開館第一天,就趕緊帶她來接受歷史教育。雖然孩子現在很小,也希望在她腦海裏留下對歷史的印象。”

聆聽“歷史之音” 瀋陽博物館開館迎接首批觀眾_fororder_博物館7

觀眾通過新媒體呈現方式了解漢代生活場景 攝影 黃非

  值得一提的是,新開館的瀋陽博物館還巧妙地結合當前科技手段,打造出沉浸式無邊界博物館。觀眾通過“可看、可聽、可觸摸、可互動”的多維度觀展方式感知歷史,真切地從歷史進程中感受城市的發展與變遷。

  “過去博物館主要是純實物或者圖片展覽,現在瀋陽博物館使用了聲光技術,特別先進。這種身臨其境的現場感,也刷新了我對博物館的認識。”觀眾于先生表示。

聆聽“歷史之音” 瀋陽博物館開館迎接首批觀眾_fororder_博物館8

瀋陽博物館負責人楊陽(左)為捐贈者詹洪閣(右)頒發榮譽證書 攝影 黃非

  開館首日,瀋陽博物館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藏品捐贈儀式。今年9月1日以來,瀋陽博物館推出了“百萬收藏計劃”活動,計劃在5年—10年內面向市民徵集100萬件展現生活履跡、具有濃重瀋陽文化印跡、體現瀋陽城市發展建設歷程的物證和書證藏品。

  “百萬收藏計劃”的首位捐贈者詹洪閣便在開館首日捐贈了首批五件藏品,並表示將陸續捐贈100件藏品。

  據了解,開館後,瀋陽博物館將以“瀋陽文化”“地域特色”“新美育”等專題為切入點,以精品陳列、交叉學科課程體系、新媒體以及學術交流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瀋陽文化特色和精神內涵。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