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打造國際一流的工業題材綜合性博物館
來源:瀋陽日報  |  2022-05-27 09:53:34

  原標題:本報記者專訪“工博”改造顧問潛偉 打造國際一流的工業題材綜合性博物館

瀋陽打造國際一流的工業題材綜合性博物館_fororder_syrbb0527012_002_01_b (1)

  位於瀋陽鐵西區的中國工業博物館,是很多瀋陽人和外地遊客喜歡“打卡”的文博場館。日前,鐵西區對外公佈了其提升改造計劃。昨日,瀋陽日報記者專訪了此次博物館的改造顧問——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文化遺産研究院院長潛偉。

  博物館提升改造空間大

  中國工業博物館是以裝備製造業為主,涵蓋主要工業門類,集特色展覽、文物保護、藏品研究、公眾接待、社會教育等於一體的工業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綜合性工業博物館。該館位於原瀋陽鑄造廠廠址,于2012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開館,距今已有10年曆史。

  潛偉帶領調研團隊,多次對博物館以及周邊進行走訪,“研究團隊經過前期調研,整理網絡平臺調查數據,對中國工業博物館現有展陳的藝術、審美、視覺、體驗等進行綜合評價分析,認為其具有‘工業遺址基礎紮實、歷史沉澱樸實厚重、民族精神傳遞有力、工業技術底蘊雄厚、鐵西文化體現突出、鑄造車間場面宏大、工業風格震撼出片、遊客體驗高於預期’等優勢。但是,我們也要客觀地認識到,中國工業博物館與國際上同規模的展館相比,展陳理念和內容已相對滯後,提升改造空間很大。”

  六個“並舉”的改造思路

  美國國家工業博物館、德國魯爾博物館等都是舊址改造的典型代表,近年來國內唐山、重慶等地也利用老舊廠房新建了工業博物館,成為當地城市新名片。

  對於此次提升改造,潛偉團隊提出了六個“並舉”的改造思路。

  潛偉説:“基於中國工業博物館的定位,我們明確了提升改造總體方案,提出‘去除+保留+恢復+修改+新增’的展陳內容改造五條途徑,以及‘活態化+動線化+符號化+視覺化+數字化+體驗化’的展陳藝術提升‘六化’舉措。”

  6個“並舉”

  紅色基因與人文精神並舉

  國家發展與城市沉澱並舉

  歷史厚重與大國重器並舉

  工業技術與當代審美並舉

  傳統展陳與現代媒體並舉

  知識傳播與觀覽體驗並舉

  五個主題展館展陳工業文化

  根據中國工業博物館館藏文物和展陳現狀,本次提升改造,在不改變原建築結構、不增加總面積的條件下,將初步對場館佈局與功能區劃分進行調整。

  潛偉説:“新展陳方案規劃包括通史館、鑄造館、裝備館、智慧製造館、鐵西館五個主題展館,以及序廳、體驗區、會展區等功能區,我相信,提升改造後的中國工業博物館將成為國際一流的工業題材綜合性博物館。”

  5個主題展館

  通史館

  將佔用整個二樓展區,全面講述中國工業百折不撓的發展歷程。

  鑄造館

  通過工業遺産原址保護、聲光電復原再現場景等手段提高視覺感受,活態展現工藝生産流程。

  裝備館

  整合機床、汽車、機電、重大裝備等文物精品,重點展現中國裝備製造業的輝煌歷史。

  智慧製造館

  通過虛擬生産等方式感受大型工業生産現狀和未來,突出智慧與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鐵西館

  營造典型街區沉浸式觀覽體驗,展現瀋陽市鐵西區的工業發展之路。(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楊博 主任記者 李浩攝影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