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瀋陽成為土耳其美食傳播紐帶 ——世界土耳其商業協會執行董事會成員和亞洲太平洋地區主席丹玉雷·奈迪印象記
來源:瀋陽日報  |  2022-08-22 17:52:59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syrbb0822001_008_01_b

世界土耳其商業協會執行董事會成員和亞洲太平洋地區主席丹玉雷·奈迪(後排右一)。張文魁攝

       在瀋陽市鐵西區北二路星摩爾購物中心一樓購物大廳,一家土耳其冰激淩冷飲店被一群人圍住:只見一位土耳其人現場製作冰激淩,上下左右前後類似魔術的手法,讓消費者伴隨著開心的笑聲,品嘗了土耳其美食,領略了異域文化。

  “我們一天能銷售300多支冰激淩!雖然不及疫情前,但這個銷量已不錯了。”日前,世界土耳其商業協會執行董事會成員和亞洲太平洋地區主席丹玉雷·奈迪(Nejdet)對記者説。“今年,是我在瀋陽開土耳其冰激淩店的第16個年頭了。”奈迪加了一句。

  丹玉雷·奈迪在本國大學畢業後,供職于日本的一家企業。在日本,他結識了瀋陽貿促會的領導。正是這次偶然的相識,促成了2006年奈迪的瀋陽之行。

  2006年5月1日,2006中國瀋陽世界園藝博覽會在瀋陽舉辦,奈迪成了土耳其館的代表。為期半年的世園會,帶給了奈迪兩大收穫:和瀋陽人結成朋友,把土耳其的美食——冰激淩帶到了瀋陽。

  回憶起第一次來瀋陽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奈迪説,那是他最艱難的時期——語言不通、生活習慣各異,不知與中國人如何相處。“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感覺自己原來積累的人生經驗不夠用了,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遇到。”比如一個“明天”,就讓他花費了很長時間才明白其中要義。當時,別人説“明天再説”,他真的就在“明天”來“説”了。後來,他才明白“明天”表達的意思,類似這種表述在中國隨處可見,而瀋陽人典型的東北話,更讓他陷入雲裏霧中。

  然而,語言不通並沒有影響他的事業和文化交流,因為他發現瀋陽人性格很“土耳其”。“大家都很外向,都很幽默,都很熱情似火和直率樂觀,特別是對待朋友,有著掏心窩一樣的真誠。”奈迪列舉了曾經遇到的一件事,一天淩晨時分,他身體出現了問題,打電話給一個瀋陽的朋友,那位朋友立刻趕到他的住處,送他到醫院並辦理住院手續。“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有求,瀋陽人一定必應,這種待人之道,在歐美國家是無法想像的。”奈迪深有感觸地説。瀋陽人的熱情和真誠打動了他,幫助他度過了那一段“困難”時期。作為回報,他決定投資200萬元人民幣,在瀋陽建立土耳其冰激淩製造廠,並建立以瀋陽為中心的中國銷售網絡。

  在瀋陽,奈迪對發展自己事業的信心暴漲,“瀋陽是土耳其冰激淩‘試水’中國的橋頭堡。土耳其冰激淩是舉世公認的美食,但在中國表現如何我心中沒底。2006年在瀋陽開了第一家土耳其冰激淩店後,商品供不應求,於是我就放心了——中國人喜歡!”奈迪説。

  有了在瀋陽的第一次“試水”成功,於是奈迪就在上海、成都、北京、青島等全國12個城市開設了分店。“在上海豫園,我的土耳其冰激淩銷售量一直名列前茅。瀋陽讓我事業有成,我特別感恩!”奈迪説。

  “我感覺推銷的不是冰激淩,而是幸福快樂!”奈迪把自己的工作上升到了一個美好境界。2006年以來,奈迪大部分時間都在瀋陽,感受到了瀋陽快速發展步伐。這裡的教育水準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瀋陽年輕人都能用一口挺棒的英語與他交流。

  長時間生活在瀋陽,奈迪對這裡的感情愈發深厚。奈迪已經買了兩套房子,他為自己長期生活在瀋陽做了充分準備。

  “美食就是文化的使者,會把不同文化的人連接在一起,我要做這個文化使者。我的下一個目標是把土耳其美食傳播到中國。我選擇瀋陽作為傳播的紐帶。”談及未來,奈迪如是説。(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劉國棟)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